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8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溜索医生”邓前堆:
用艰辛付出换来百姓健康

47岁的他,肩背药箱,紧紧抓住索绳,使劲、蹬腿,紧扣在粗粗铁索上的滑轮瞬时载着他向100多米外的彼岸溜去。身下30多米处是奔腾不息的怒江水;耳旁,浪涛风语“呼呼”而起。

他就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怒族乡村医生邓前堆。

28个寒来暑往,不分昼夜,他背着药箱过溜索来往于江两岸,奔行于陡峭的山路上,出诊5000多次,用艰辛付出换来百姓健康。

在怒江边长大的邓前堆,家在怒江东,比起怒江西的人家来,交通便利多了,进城赶集不需过江,也无需过溜索,所以直到18岁时他也不会过溜索。

19岁那年,邓前堆通过乡卫生院培训后在村里做了乡村医生。江对岸山梁上的一个村小组,住着20多户人家。过人马吊桥到这个村,得绕路走两三个小时。邓前堆前去给群众看病,若不想耽搁时间就得过一条125米长的溜索。工作和责任使他不得不学会过溜索。

有一次,邓前堆由于溜滑速度太快,滑轮刹不住,一下子撞到对岸拴铁索的柱子上,他左腿被撞伤,药箱里的玻璃注射剂也被撞碎。

慢慢地,邓前堆可以熟练过溜索了。在努力钻研中,他的医术也一天天提高。不仅本村的,外村的乡亲也来找他看病。

这些年,拉马底村的村医换了四茬。他曾经的同事,有的去沿海打工,有的在当地谋了其他活计。他也有外出挣钱的机会,但为了深山里的乡亲们他选择了坚守,尽管这份危险而忙碌的工作收入微薄。

这两年,拉马底村免疫规划建卡率达100%,接种率达98%,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我有一点医疗技术,就想干好这份工作。”邓前堆的想法很简单。

他的心,系在病人身上。

有一次,江对岸的一位村民上山采石耳,一不小心摔下悬崖,被乡亲们找到抬回家时已是凌晨3点。在睡梦中接到求助电话的邓前堆马上背起药箱,打着电筒过溜索到对岸,攀爬三个小时山路赶到伤员家,他的手被路旁的荆棘划出一道道血痕。天刚蒙蒙亮,邓前堆又赶回村卫生室,还有病人在等着他。中午,伤员家属打电话给邓前堆,告诉他伤员病情稳定,但邓前堆放心不下,又爬了三个小时山路赶到伤员家,见伤员确实没有危险了,心才放下来。

两个多月前,拉马底村溜索改桥工程开工,至年底村里就会有两座桥跨越怒江两岸,其中一座桥可通车。

最近,邓前堆在云南省中医院骨科和针灸科接受了培训。“我得好好学习,村里人太需要这门技术了。”邓前堆说。

文/新华社记者 杨跃萍

(据新华社昆明8月12日电)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