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人寿保险原保险保费总额为5612.28亿元,其中外资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17.67亿元,仅占全部寿险保费的3.9%。去年同期,外资寿险原保费总额304.45亿元,市场占比5.2%。而更早的2007年到2009年间,外资寿险的市场占比分别是5.8%、4.8%和4.7%。显然,今年上半年外资寿险市场份额在进一步下降。
财险稳定寿险总量增长
财险方面,上半年我国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总额为2444.2亿元,其中外资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6.36亿元,占全部财险市场的1.1%。虽然“十一五”期间,外资产险总保费一直维持这个市场占比,但随着整个财险市场规模的扩大,外资产险实际上也同步做大了自己的蛋糕。与2007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财险总保费收入增长了106.4%。
从更能代表外资公司状况的外资寿险公司排名看,上半年名列前10位的保险公司分别是友邦、光大永明、中英人寿、中意、华泰人寿、信诚、中美联泰、中宏人寿、金盛和招商信诺。友邦保险从2007年至今,除了金融危机受前母公司AIG风波影响,降至第3名外,一直居外资寿险第1位。今年前6个月,友邦保持着外资的龙头地位,上半年保费总额比居第2位的光大永明高出94.47%。看来去年的香港上市,为友邦保险增添了不少能量。
处于第2位的光大永明,2009年位居第11位,但去年光大集团成为其新的控股股东后,对光大永明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加大了扶持力度。新股东的计划是利用金融控股公司的平台,发挥集团综合经营优势和金融控股公司的合力,加速光大永明的快速发展。去年上半年光大永明业务保费同比增长为479.58%,一跃成为外资寿险公司的亚军,今年上半年光大永明继续稳坐在这个位子上。
从外资寿险集中的区域看,主要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等大型城市。
银行系外险公司跳跃式升级
2011年是我国入世的第10个年头,这意味着外资保险已经进入中国保险市场10年了。虽然外资保险的表现远不如人们当初的预测,但外资保险的发展近年来仍然出现了不少新特点,外资保险中的银行系保险公司就是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
交银康联可视为一个代表。去年,作为首家试点的银行系保险公司交银康联正式挂牌。交银康联前身为中保康联,此前业绩一直欠佳,2009年和2008年,其排名已落入外资寿险公司倒数第4名和第5名。去年交通银行入主后,交银康联迅速完成了增资,业务得到飞跃式发展。去年上半年保费同比增幅824.56%,排名提升到第19位,今年上半年,交银康联排名又向前提升了3位,进入了前16名。
而招商系旗下的招商信诺,主要靠两大业务渠道,电话营销和银行保险,其中电话营销渠道主要依托招商银行的网点和信用卡中心。有数据显示,大约有16种招商信诺保险产品借助招商银行进行销售。这种经营方式让招商信诺发展迅速,2009年和2010年,招商信诺的净利润达到1.59亿元和1.71亿元。今年上半年,招商信诺保费收入为9.48亿元,排在外资寿险公司第10位。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银行参股保险公司试点工作的推进,具有银行股东背景的外资保险公司,将迎来发展的“第二春”。不过,今年2月份以来,随着寿险保费整体趋缓,部分银行系保险公司的增幅也开始大幅下降。毋庸置疑,银行系保险公司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从“水土不服”开始起步
对于外资保险发展的不尽如人意,有专业人士认为,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原因。客观方面,主要是中国保险市场整体还不成熟,社会保险意识水平不高,城乡、区域经济差异大。而现有外资寿险公司均为合资公司,合作双方存在观念、文化等多方面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合资公司适应市场的速度。主观上,外资公司由于对中国市场还没有真正深入了解和把握,产品设计、经营方式难免有“不服水土”之嫌。
不过,从今年1月到6月的数据看,外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呈逐月增加趋势,6月份外资寿险总保费收入比1月份增加了483.68%,外资财险比1月份增加了418.69%。外资寿险排名前三位的公司中,友邦保险6月的保费收入比1月增长了513.29%,光大永明增长829.55%,中英人寿增长399.38%。显然,发展趋势向好。
毕竟,外资保险公司已经对中国市场有了10年的零距离接触,且中国保险市场也越来越规范。海康人寿一位高层的感受很有代表性:“目前外资保险公司在总体市场占有率方面远远不如中资公司,但我还是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中国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很大距离,这对所有在中国发展的外资保险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