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太平洋进行了第五次下潜试验,这是继第三次深潜创造5188米水深纪录之后,又一次创造了整个海底作业时间最长的纪录。满载着我国海洋科技的新辉煌,母船“向阳红09”号载誉返航。
在海试成功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海洋局副局长、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理事长、“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领导小组组长王飞。
记者:“蛟龙”号此次成功突破5000米,对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王飞:“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现5000米级的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技术已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对我国深海技术的发展和海洋科技水平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提升了我国进军深海大洋的信心。
这次海试成功,表明了我国有能力到达占全球面积70%的海洋深处进行探索。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太平洋约占海洋面积的一半,此次海试选择在东北太平洋区域进行,相比3000米级海试在南海进行来说挑战更多、困难更大。目前,国外潜水器大多数都在浅于5000米的海域活动,“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的成功将为明年冲击世界纪录的7000米海试奠定基础。
大洋深处孕育着无穷的奥秘,探索海洋、认识海洋需要高科技手段作为支撑。“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的成功,将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加精细的调查平台,为科学探索深海奥秘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为寻找基础科学问题的答案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蛟龙”号突破5000米深度需要解决哪些难题?我们的科研人员又是如何突破这些难题的?
王飞:对深潜来说,耐压和密封是考验深海载人潜水器性能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在水下5000米时,巨大的水压,不仅考验着潜水器的耐压能力,也考验着它的密封性能。
为了实现潜入水下5000米的目标,在完成3000米级海上试验返航之后,“蛟龙”号进行了一番技术改进。它的作业系统、绝缘检测系统、视频系统也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升级。现在,这艘空重不超过22吨的潜水器,已经有能力进入水下5000米的深处,并以每小时1海里的速度巡航。
从技术角度上说,保障“蛟龙”号和潜航员安全问题的关键是处理好重量与浮力的关系。为此,“蛟龙”号进行了多种安全设计,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它可把携带的铁块、蓄电池箱、采样篮都扔掉,必要时可以抛弃机械手,“断臂”上浮。即使碰到最糟糕情况比如陷入淤泥,也有办法脱身,它的报警系统会发射浮标到海面,深潜试验母船可以及时跟踪施救。
记者:请问“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发是如何推进的?
王飞:根据国家科技发展计划和科技部的要求,国家海洋局作为这一专项的组织实施部门,中国大洋协会作为专项的具体组织实施单位,会同中船重工集团、中国科学院等系统的研究机构,组成了研制主体单位进行研发。同时,国家海洋局还负责工作母船和潜航员的选拔培训等有关配套工作。主要分为4个方面。
一是组织保障工作。载人潜水器专项工作技术复杂、涉及很多创新,是一项非常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家海洋局对此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成立了专项总体组、载人潜水器本体总师组、水面支持系统总师组、潜航员培训专家组;同时任命了载人潜水器本体研制专职质量师,确保潜水器研制过程的质量和可靠性管理。
二是研发的过程。“蛟龙”号的研制集结了国内约100家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优势科研团队联合攻关,从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到总装联调、水池试验等每个阶段,先后攻克了生命支持系统、耐压密封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声学通信系统、液压阀路系统、电池能源系统等一系列技术难关,使研发工作按任务、按阶段取得了圆满成功。
三是配套的工作支持。除本体研制取得成功之外,有关的海上试验、水面支持系统的工作也在同时进行,改造了“向阳红09”船作为载人潜水器的试验母船。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潜航员的选拔和培训等有关工作。
四是海上试验。成立了以国家海洋局、中科院、中船重工集团、中国大洋协会等多部门领导组成的海试领导小组,组织落实和协调整个海试工作,进行决策。同时还成立了海试现场指挥部和临时党委,成立了海试技术咨询专家组,为每一步的决策提供科学技术咨询,按照技术咨询专家组的咨询意见调整我们的技术方案、完善相关技术内容,终于取得了5000米级海试的全面胜利。
记者:“蛟龙”号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
王飞:挑战5000米深度成功后,“蛟龙”号计划将择机再次进行海试,并进行坐底,在海底进行一些科研考察工作,进一步验证潜水器性能。
但是,这次冲击5000米深度,是“蛟龙”号的“试验中的试验”,是继2010年3000米级海试成功下潜到3759米后,对一年来我们对“蛟龙”号进行一系列升级改造的检验,海试的目的就是要发现问题,然后对“蛟龙”号不断进行完善。在接下来的下潜中,我们还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各项科研作业,检验各项设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