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7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
(1921年7月-2011年6月)之三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上接第六版)

2月26日-27日 博鳌亚洲论坛筹委会暨成立大会在海南博鳌举行。江泽民出席会议。翌年4月12日至13日,博鳌亚洲论坛首届年会举行。

5月24日-25日 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指出在20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战略目标已基本实现。6月13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二○○一——二○一○年)》。

6月15日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会议在上海举行。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出席会议并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7月1日 中共中央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江泽民发表讲话,系统总结建党80年来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全面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7月13日 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北京市获得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主办权。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中华世纪坛和天安门广场与人民群众共庆申奥成功。

9月20日 中共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9月24日-26日 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作风建设“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

11月10日 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12月10日-1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江泽民发表讲话,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翌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宗教工作的决定》。

2002年

5月31日 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讲话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0月1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到2010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至2008年6月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到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11月4日 中国和东盟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

11月8日-14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正式代表2114人,特邀代表40人,代表全国6600多万党员。江泽民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报告。大会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13年的基本经验,阐述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5日,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委主席,批准吴官正为中央纪委书记。

12月5日-6日 胡锦涛带领中共中央书记处成员到西柏坡学习考察,重温毛泽东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2月26日 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至2007年9月,共集体学习44次。

12月27日 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江苏省、山东省施工现场同时举行。

2003年

1月7日-8日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胡锦涛发表讲话指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

2月17日-19日 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召开。19日,胡锦涛发表讲话。至2011年1月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止,胡锦涛连续9次在中央纪委全会上讲话。

3月3日-14日 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举行,选举贾庆林为全国政协主席。

3月4日 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讨论时强调,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

3月5日-18日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选举胡锦涛为国家主席,江泽民为国家中央军委主席,吴邦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曾庆红为国家副主席,决定温家宝为国务院总理。

3月9日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之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春 发生非典型肺炎重大疫情。全党全国人民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夺取了防治非典工作的重大胜利。7月28日,胡锦涛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对防治非典工作的重大胜利进行总结,提出要更好地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4月10日-15日 胡锦涛在广东考察工作,提出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明确使用“科学发展观”概念,提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6月15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

6月29日、9月29日 中央政府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香港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附件。10月17日,中央政府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澳门签署《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地与香港、澳门之间正式建立自由贸易关系,经贸交流与合作进入新阶段。

9月 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在“九五”期间裁减军队员额50万的基础上,2005年前军队再裁减员额20万。

10月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10月11日-14日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思想,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胡锦涛在会上发表讲话,明确阐述科学发展观。

11月27日-29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强调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稳健运行,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此后,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明确要求,并作出部署。

12月2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对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作出部署,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政策措施。

12月31日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1997年2月27日开始试行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2004年

1月5日 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阐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指导方针和目标,对进一步开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作出全面部署。

2月2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8月26日,又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3月10日 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本质要求。

3月14日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等规定载入宪法。

3月22日 国务院印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经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4月27日-28日 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召开。

8月22日 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大会举行。胡锦涛发表讲话,全面阐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9月16日-19日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全会同意江泽民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决定胡锦涛任中央军委主席。

11月7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先进性教育活动从翌年1月开始,到2006年6月基本结束。

12月24日 胡锦涛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话,对新世纪新阶段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使命提出新要求:为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2月30日 西气东输工程全线建成并正式运营。该工程全长约4000公里,设计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

2005年

1月3日 中共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

1月14日 中共中央举行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胡锦涛发表讲话,提出并深刻阐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思想,强调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

3月4日 胡锦涛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民革、台盟、台联界委员联组讨论,提出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3月5日-14日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会议决定接受江泽民辞去国家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选举胡锦涛为国家中央军委主席。

4月17日 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至2011年5月,共制定国家级应急预案144件。

4月22日 胡锦涛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提出,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9月15日,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与国际社会共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4月27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4月29日 胡锦涛在北京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正式会谈,会后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5月12日,胡锦涛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举行正式会谈。7月12日,胡锦涛会见新党主席郁慕明率领的大陆访问团。

8月1日 中美首次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至2008年12月,中美共举行6次战略对话。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中美还举行了5次战略经济对话。从2009年7月至2011年5月,中美共举行3轮战略与经济对话。

9月3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举行。胡锦涛发表讲话,强调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10月8日-11日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翌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2月2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12月29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58年6月3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

同日 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发展目标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

12月3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各方面建设。

2006年

1月2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提出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创新体制机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

1月31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和执法监督机制、惠及农民工的城乡公共服务体制和制度。

2月8日 中共中央颁发《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这是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3月4日 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提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4月14日-15日 两岸经贸论坛在北京举行,大陆宣布采取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惠及台湾同胞的15项政策措施。10月17日,两岸农业合作论坛在海南博鳌举行,大陆推出20项扩大和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政策措施。从2007年开始,国共两党将这一论坛明确为“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至2011年5月,共举办7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4月1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要求把中部地区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使中部地区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

6月30日 中共中央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胡锦涛发表讲话,进一步阐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思想。

7月24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指出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已经进一步发展成为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进一步阐明统一战线在若干重要领域的方针政策。

8月10日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出版。1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

8月21日-23日 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召开。胡锦涛发表讲话,提出在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新形势下,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加强和改进对外工作,并强调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10月8日-11日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要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

10月22日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举行。胡锦涛发表讲话,强调要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

11月4日-5日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会议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

2007年

6月25日 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讲话,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7月11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提出2007年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求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8月1日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暨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举行。胡锦涛发表讲话指出,在80年的顽强奋斗中,人民解放军培育和形成了优良革命传统,集中起来就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这是我们总结人民解放军80年建军治军经验的基本结论。

8月7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要求以城市低收入家庭为对象,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加大棚户区、旧住宅区改造力度。

10月15日-21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正式代表2213人,特邀代表57人,代表全国7300多万党员。胡锦涛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报告。大会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宝贵经验;强调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22日,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胡锦涛为中央军委主席,批准贺国强为中央纪委书记。

10月24日 中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地球轨道。

11月27日 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至2011年6月28日,共集体学习30次。

本年底 “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基本贯通。“五纵七横”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以高速公路为主的公路网主骨架,总里程约3.5万公里。

2008年

年初 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了抗灾斗争的胜利。

2月25日-27日 中共十七届二中全会召开,通过《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

3月3日-14日 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举行,选举贾庆林为全国政协主席。

3月5日-18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选举胡锦涛为国家主席、国家中央军委主席,吴邦国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习近平为国家副主席,决定温家宝为国务院总理。会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3月10日 胡锦涛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指出,富国和强军都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3月中旬 拉萨等地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事件发生后,党和政府果断决策,妥善处置,控制了事态发展,恢复了正常社会秩序。

5月12日 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受灾群众1510万人。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下,我国迅速组织了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活动,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其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灾区灾后恢复重建的方针,决定用3年时间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并动员全国力量实行对口支援。到2010年9月底,3年重建任务在两年内基本完成。

5月13日 中共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

6月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行集体林地家庭承包经营制;规定林地的承包期为70年,承包期届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

8月1日 京津城际铁路正式投入运营。此后,武广、郑西、沪宁城际等高速铁路相继开通运营。至2010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8358公里。

8月8日-24日、9月6日-17日 北京成功举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第十三届残奥会。中国政府坚持贯彻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发挥举国体制作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坚强保障。共有20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1万多名运动员参加本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上位居金牌榜首位,在残奥会上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

8月2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对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作出部署。翌年1月27日,中央决定在全国推开乡镇机构改革。

9月14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2008年9月开始,到2010年2月底基本结束。

9月中旬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10项措施,制定了两年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的计划,其中新增中央财政投资1.18万亿元。

10月9日-12日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出部署,强调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11月15日 胡锦涛出席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发表《通力合作 共度时艰》的讲话。至2010年11月,胡锦涛共5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12月15日 海峡两岸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福州、深圳以及台北、高雄、基隆等城市同时举行海上直航、空中直航以及直接通邮的启动和庆祝仪式。两岸“三通”迈开历史性步伐。

12月18日 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举行。胡锦涛发表讲话,全面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高度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意义和历史功绩,系统阐述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明确指出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前进方向。

12月24日 胡锦涛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12月26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至2011年6月,已派出8批20艘次舰艇、18架直升机、560名特战队员,先后为3960艘中外船舶提供安全保护。

12月31日 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在中央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

2009年

3月17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18日,国务院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五项重点改革措施和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长远目标。

3月28日 西藏举行首次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庆祝大会。此前,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每年3月28日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7月2日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

7月5日 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事件发生后,党和政府果断决策,妥善处置,控制了事态发展,当地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

9月1日 国务院公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其后,根据此项工作进展情况,国务院决定提前到2015年实现全覆盖的目标。

9月14日 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代表座谈会全体与会代表。

9月15日-18日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出部署,强调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0月1日 首都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胡锦涛检阅受阅部队并发表讲话。

12月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宁专题文集》出版。

2010年

4月5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对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出部署。

4月6日 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召开。胡锦涛发表讲话,全面总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特点和成果,深刻阐述学习实践活动的经验和启示,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4月14日 青海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造成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团结奋战,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灾后重建工作随之全面展开。

4月17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翌年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强调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步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5月1日-10月31日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举行,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中国首次举办的综合性世界博览会,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中外参观者达7308万人次,创造了世博会历史上的新纪录。

5月17日-1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对新形势下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决策部署。

(下转第八版)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