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经济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7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义乌小商品走向高端大市场
本报记者 齐 慧
6月24日,参观者在2011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贵州展区选购民俗工艺品。当日,2011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在浙江义乌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共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组团参展。 张建成摄(新华社发)

自1982年开放小商品市场后,义乌市积极探索对外贸易新模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为继续发挥义乌市在开展国际贸易、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国务院日前批复了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义乌贸易市场走上了由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之路——

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义乌由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小县,建设成为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的贸易重镇。在兴商强市的进程中,义乌市积累了不少改革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由于在小商品贸易方面的巨大优势,义乌市被选定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彭森在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动员大会上表示,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内外部经济和贸易平衡发展,既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现实需要。义乌市是我国对外贸易有独特优势和影响力的地区,在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有针对性地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新型贸易制度和管理体制,对于加快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和贸易强国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义乌,正在开始构建一个全新的符合科学发展的国际贸易体系。

核 心

“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

没来过义乌小商品市场的人无法想象这个市场究竟有多大。据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市场经营面积达400余万平方米,商位6.2万个,170多万种单品,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

简单计算一下,如果客人在每个商位前逗留3分钟,按每天8小时计算,需要一年多时间才能逛完。丰富的商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每天有来自21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客商来到这里“拿货”。而摊主们除了在市场上批发零售外,大都建立了自己的网上商店,买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货物情况并进行购买。

从国内到国际,这是义乌已经走出的一条路,而从实体到电子商务,也就是从有形到无形,是义乌正在走并有着美好发展前景的新路。义乌市场主要服务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商品采购具有种类多、更新快、非标准化等特点,交易方式呈现单笔规模较小、贸易主体众多、交易活动频繁等特征。

因此,在此次义乌的试点方案中,提出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小商品生产和交易的特点,确立“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通过探索建立以公平市场主体、商品归类管理、责任追究为主要内容并以“管得住、通得快”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贸易方式,构筑形成在全球组织进口出口和转口贸易的新渠道和新方式。

在统筹发展有形和无形两类市场方面,试点总体方案提出,在推动实体市场功能提升的同时,积极探索现代流通新方式,创新电子商务发展管理机制,建设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推动子商务加快发展,促进有形和无形市场融合发展。

在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方面,试点总体方案提出,一方面,通过加快建设国家级商品国际贸易区以及“非洲产品展销中心”等进口商品展贸专区、设立进口商品免税区,大力发展进口、转口贸易;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创办境外经贸合作区,推动在全球范围复制和输出专业市场管理模式、运营模式和营销服务模式,逐步完善小商品海外营销渠道,拓宽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途径,加快“走出去”步伐。

重 点

市场提升 产业转型 区域发展

当前,义乌小商品市场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如何在优势地位上继续提升,进一步巩固领先优势,是此次改革试点的重要研究目标。

首先要推动市场功能提升。这是改革试点的基本要求。试点方案提出,要通过构建市场综合服务体系,努力推动义乌市场从单纯的商品供应者向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提供商转变。包括完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建设国家级小商品质量检测中心,推进小商品编码与国际接轨:建立适用义乌市场商品特点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企业“四位一体”的进出口贸易监测预警体系等。

其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这是改革试点的关键环节。试点方案提出,要依托产业集聚平台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包括加快建设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设立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国家级小商品研发中心,带动制造业技术创新;努力将浙江义乌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培育和集聚小商品制造领军企业;争取设立义乌综合保税区,发展进口、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国家采购、配送等业务,促进市场与小商品的转型升级。同时,积极构建品牌和质量提升机制,探索建立小商品质量和标准体系。

最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这是改革试点的重要目的。试点方案提出,要通过着力构筑优势互补的区域协作体系,充分发挥义乌市场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包括加强与浙江中西部各城市在市场、资源、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方面互补合作,推进山海协作;深化东中西部在产业技术交流、劳动力转移、商品信息共享等领域的合作,打造区域合作示范基地,促进共同发展。

支 撑

交通物流平台 金融服务体系 行政管理体制 城市服务体系

随着小商品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义乌市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成为客商云集、车辆云集、货物云集、资金云集之地。

义乌市要建立全国最大最强的国际商贸市场就需要各项配套体系做支撑,以保障商品交易的正常进行和进一步提升。

——加快建设交通物流平台。试点方案提出,要建设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综合交通运输平台,加快国际物流园区、国内物流园区、铁路物流中心、空港物流中心等场站建设,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成具有始发港和目的港功能的“义乌港”;加快实现航空口岸开放,争取2012年实现义乌航空口岸正式开放,积极培育地区和国际航线。

——加快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试点方案提出,要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大力推广供应产业链金融、贸易金融、无形资产融资等业务;积极推进企业债券、企业上市等多种形式直接融资,争取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拓宽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通道。

——加快建立与国际贸易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试点方案提出,要深化扩权改革,赋予义乌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并落实到位。

——加快完善城市综合服务体系。试点方案提出,要开展大专院校国际合作联合办学,争取设立国际学校,争取建国际商贸类大学;加快建设外国人服务中心。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