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保险视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7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保监会召开保险业“十二五”规划工作会议——
发展壮大保险行业 服务经济社会全局
本报记者 王 璐

“我国虽然已经是保险大国,但还不是保险强国,保险深度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保险密度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保险覆盖面不宽,功能作用发挥不充分。”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15日召开的保险业“十二五”规划工作会议上表示。

数据显示,2010年保费收入达到1.45万亿元,保险业总资产超过5.05万亿元,我国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兴保险大国。“‘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抓住这个时期的难得战略机遇,全面提升保险业科学发展水平,深入推进行业发展方式转变,对于保险业自身发展壮大和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全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吴定富强调,“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保险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渗透度和贡献度,力争我国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2100元,保险的“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下一步,要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农业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科技保险等业务,支持保险资金在风险可控条件下投资国家基础产业、重点工程建设和新兴产业建设,为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

创新模式

提升保险行业竞争力

“十二五”时期保险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是初步建成一个市场体系完善、服务领域广泛、经营诚信规范、风险防范有效、综合竞争力较强,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业。实现这一目标,重点是要提升“四个能力”。

一是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力提升保险行业综合竞争能力。未来一个时期,保险业要以市场化改革和转型升级为动力,逐步实现从传统保险业向现代保险业的转变。加强市场建设,着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保险市场体系。通过优化市场结构和布局,积极推进保险市场对内对外开放,推动城乡保险市场、区域保险市场统筹发展,扩大市场深度和广度。通过健全价格形成机制,探索推进产品费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保险营销体制改革,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通过加大保险市场秩序整顿规范力度,营造良好市场运行氛围,促进市场公开公平竞争。加强企业建设,着力打造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保险企业。加强监管建设,着力完善科学合理、专业高效的现代保险监管体系。

二是充分发挥保险功能作用,大力提升保险行业服务能力。扩大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保险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渗透度和贡献度。创新保险业务模式,探索保险业参与社会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深入推进保险产品、服务和营销模式创新,为越来越多的个人、家庭、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良好的风险管理服务。要结合社会管理创新的需要,积极发展相关领域的责任保险,辅助政府创新公共服务方式。优化资产负债管理,充分发挥保险资金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结合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索保险业参与养老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新途径。

加强保险资产战略配置,适时调整保险资金投资政策,稳定和提高投资收益。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步推动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未上市股权,不断拓宽保险资金运用的渠道和范围。要鼓励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创新和开拓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满足居民多层次财富管理需求,促进金融市场建设和分散金融市场风险。

三是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体系,大力提升保险行业抵御风险能力。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监管机构和行业组织的作用,努力形成合力,构建起全面覆盖、全程管理、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体系。发挥保险机构的主体作用,建立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发挥保险机构的主体作用,建立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发挥监管机构的主导作用,建立完善审慎的风险监管体系。发挥社团组织的补充作用,建立完善风险防范的行业自律体系。

四是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大力提升保险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着眼于保险业长远发展,突出人才队伍、技术支持和环境建设,不断加强行业基础性工作,筑牢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全面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建设高素质的保险人才队伍。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信息技术在保险业的管理和应用。夯实保险业发展的法律基础和环境基础,营造促进保险业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

转变方式

提高服务经济社会能力

加快转变行业发展方式,是保险行业提升自身竞争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吴定富说,在保险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保险市场、保险公司、保险监管和保险消费者都不成熟,粗放发展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但是随着发展条件和动力的变化,保险业进入了必须以转型促发展的新阶段。现有的资本、人才等市场要素,很难支撑高投入、高成本、高消耗、低效率的增长模式,

现有的公司治理、内控水平和经营管理,很难应对全面开放和综合经营条件下的市场竞争,只有加快转变保险业发展方式,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才能更好解决保险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增强保险业综合实力,提高保险业发展水平,进而提升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是保险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保险改革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转变发展方式,涉及发展理念的变革、模式的转型、路径的创新,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吴定富说,要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和维护保险消费者利益作为加快转变保险业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推进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加快转变保险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保险创新作为加快保险业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持把防范化解风险、加强改善监管作为加快转变保险业发展方式的根本保障。

吴定富指出,下一步要完善保险公司的科学评价体系,突出结构、质量和效益,强化标准保费、内含价值、盈利能力等指标;发挥资本约束对转变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对由于业务结构不合理、发展质量差导致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公司,严格限制业务范围和新铺机构。完善分类监管政策,对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业务,在产品审批、费率浮动、投资渠道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完善防范化解风险的制度机制,不断提高风险防范的水平,是今后一个时期保险业安全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吴定富说,下一步监管机构要重点加强宏观形势研判和风险识别预警,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要考虑允许一些存在重大经营风险、出现重大风险损失,不适合继续经营的保险机构通过稳妥方式退出市场,促进市场优化组合。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