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读者之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7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更多河流清起来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银通小区毕晓哲来信说,“小清河是怎样变清的”系列报道思维敏锐、笔触感人、真实生动,充分体现出经济日报的社会责任感。这套报道从细微之处见精神,从前后对比中发现美,令人拍案叫好。小清河的今昔对比,也为其他地方提供了一个如何治理已有污染或潜在污染隐患的河流治理模式。

从系列报道中我们了解到,治理河流和环境污染有几个重要因素。第一,领导重视是必要的前提。报道中多次提到山东省委、省政府治理河流的决心,而且各相关城市政府也能严格按照上级部署和安排打好这一仗。第二,科学合理的资金筹措与使用办法,在小清河的治理中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第三,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据报道,为了治理污染河流,济南市45个村庄居委会、1283户城镇居民、上千企业以自己的方式积极支持和参与小清河治理,或主动搬迁、或出工捐资、或趁势改造升级。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委宣传部秦祖成来信说,“小清河是怎样变清的”系列报道着眼“河水变清”这个主题,从科学治水、治污保泉、生态修复等视角深度切入,深刻诠释了山东治理水污染让河水变清的生动实践。不难看出,山东省始终把住“构建生态屏障”这个内核,创造性地提出“治、用、保”三策,着眼生态建设,下力治污清障,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终于使小清河清了起来。

我们看到,山东省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理念,从“为市民提供更优美的生活空间”为出发点,实施了科学治水工程。为了让小清河清起来,山东省在“截污”、“治污”上下了大力气。一方面,截污干管、支管;另一方面,治住排污企业。在治污的同时,他们建立以水源补给、资源保育、绿色农业、旅游休闲为主导的生态保护区,实现了绿色崛起。《源头治理动真格 绿色崛起得支撑》一文,详解了东营市近年来始终把生态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首要任务,以构筑生态产业体系为主攻方向,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区。对于环境污染,东营市不仅在“治”上动真格,还在“调”上做文章,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努力“调”出一个绿色东营、生态东营,读来深受启发。

中国建设银行江西省分行进贤支行熊平来信说,治理河流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流域广、涉及面多,在当前具有较大的普遍性。经济日报记者对小清河沿河5城市的实地采访,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对有效治理河流污染问题充满了信心,令人备受鼓舞。

从2003年以来,山东省经济在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同时,以小清河为代表的59条河实现了条条变清。实践证明,体制优势在流域治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山东59条河流是这样变清的》一文所说,“真正下决定,河的问题能解决。上面动真的,下面也就动真的。”正因为政府的决心坚定、目标明确,广大群众才被真正地发动了起来,每个人都成为了污染治理的监督员;沿河的排污企业才不得不主动加压,逐步加严,形成以目标控制排放量的倒逼机制;沿河城市产业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山东省治理河流污染的难度不可谓不大,希望山东省的做法和经验,能够带给其他地区更多的触动和启发,让更多的河流清起来。

浙江省开化县农村信用联社齐振松来信说,《源头治理动真格 绿色崛起得支撑》一文提醒我们,治理水体污染,抓住源头很重要。由此,我进一步想到,我们还应加大对农村源头污染的治理力度。当前,一些矿山作业破坏了源头生态环境,导致水源缺失及地质滑坡,还有一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没有实现达标排放。另外,不少农民朋友在田间地头将用完的农药瓶随手一扔,也对水源造成了污染。

不少农村河流处在城市沿线大江大河的上游,其水质势必影响城市用水。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对农村水环境治理的统一领导,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广大乡村天变蓝水变清。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