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辣椒雄性不育转育及三系配套育种研究技术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技术在700多份辣椒种质资源创建中发现辣椒不育源,并同时育成保持系,又将不育源对其他辣椒种源分多年度进行测交转育,育成辣椒两用系材料3份,育成雄性不育系辣椒材料44份,育成恢复系材料63份。育成杂交辣椒新品种40个。该育种技术具有丰产、抗逆、纯度高、成本低等特点,目前已在全国累计推广新椒种15万公斤,辣椒种植面积达370多万亩。
盛夏,在骄阳似火的海南,像“候鸟”一样“迁徙”了18年的辣椒育种专家陈炳金,正盘算着如何依靠1300万元投资,扩大川、琼两地辣椒的种植规模。
陈炳金1994年秋天进入海南,利用一年四季海南省和四川省两地不同的气候进行辣椒雄性不育转育技术研究。
传统的辣椒雌雄同蕊两系杂交育种技术有诸多不足。传统育种模式必须人工去除雄蕊传粉,不但耗费了人力、财力,而且在“去雄”过程中,常常导致花粉爆裂、去雄不干净,进而产生杂株,让种子的纯度大打折扣。
要解决这一难题只有避免雌雄同蕊,陈炳金想到了辣椒雄性不育转育技术和三系配套育种。所谓三系,即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不育系辣椒不繁殖后代,所以还必须在同系中找到保持系,通过与不育系授粉杂交后,杂交一代要保持其能继续开花不结实的种性。有了不育系和保持系还需要恢复系,向不育系授粉后杂交一代恢复挂果种属性。三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
在实践中,为培育出优良辣椒杂交一代新品种,陈炳金制定了4项辣椒育种标准。首先是丰产性、抗逆性、抗病性超过国内同类推广品种;其次,鲜椒、干椒品质要优,口感要好;第三,顺应市场需求,农民愿意种,市场销得出去;第四,制种要省工省时省成本,保障纯度超过国标。在以上4项育种标准的指导下,开展人工去雄授粉育种研究的同时,陈炳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辣椒雄性不育系三系配套育种技术研究上。
经过22年总计40代的高科技生物育种研究,陈炳金围绕着辣椒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分离提纯复壮,陆续创建了700余份辣椒种质资源,进而成功掌握三系配套育种技术。目前,四川省川椒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应用三系配套技术培育出系列新品种,有3个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有4个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这种育种方式的好处是纯度高、成本低、亲本不易流失。同时,椒种具有很好的抗高温、高湿特性。”陈炳金解释说,所谓纯度高,是指母本为不育系,不能自我交配,所有交配的都是杂交种子,自然纯度高。而配套的杂交椒生产,必须人工去雄蕊,如果漏去,就会出现自交现象,影响椒种的纯度。其次,该技术成本低,使每亩辣椒杂交制种田可节约授粉人工费近万元。按照全国目前有辣椒杂交制种田1万至1.5万亩计算,总节约费用达1亿多元。而且,椒种的“亲本”不流失,保护了知识产权。因为繁殖不育系和大田生产杂交种子的制种田不在一起,基本不可能流失配套亲本,而普通的人工“去雄”较易流失亲本。
此外,雄性不育三系配套育种技术能用科学方法把雄性隐退,使以往不能制种的地方重新具备制种能力,让一般的制种地区产量提高20%以上。
正是这些优势,椒农们纷纷选择陈炳金繁育出来的椒种。据统计,应用该椒种平均每亩地约产辣椒3000公斤至5000公斤,比常规的辣椒品种多产1倍以上。将这种新椒种与亩产1000公斤的四川“二金条”品种做对比,不计工业加工附加值,椒农直接增收100多亿元。17年来,育成的杂交辣椒新种子在全国累计推广15万公斤,种植面积达到300多万亩,每亩保守测算产量为2500公斤,总产鲜椒94亿公斤,每公斤按均价2.2元计价,总产值数百亿元人民币。
“获得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更加鼓舞了我们公司的士气。”身为川椒公司总经理的陈炳金表示,今后他们将成立“国家民间辣椒科学研究院”,与各农业大学开展横向联合,把项目新建的基地作为大学的实习实验基地,往科研纵深发展。
联系方式:545349539@qq.com
四川省川椒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农民科学家,富顺县辣椒协会理事长,高级农技师。已获发明专利3项,编写出版3部专著,发表论文40余篇,制作完成《科学种椒》科教专题片在全国发行。先后获得全国农村星火带头人、自贡市劳模、四川省农村科技致富能手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