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7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家常话”传播党的声音
——记新疆和田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米吉提·巴克

本报记者 姜 帆

一顶礼帽,一个提包,两鬓斑白,腰背微驼,已经60岁的米吉提·巴克依然行走在宣讲的路上,不管风雨,无论寒暑。他说,我要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千家万户。

米吉提·巴克出生于新疆皮山县桑株乡一个农民家庭,现任新疆和田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地区文联主席,曾长期担任和田地委讲师团团长。2010年,他被中宣部评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28年间,他的足迹遍布和田地区86个乡镇1383个村,平均每年宣讲100多场次,累计听众近70万人次。

6月中旬,在和田地区皮山县藏桂乡的一场“热爱伟大祖国 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宣讲中,乡政府可容纳几百人的大厅座无虚席,门口过道也挤满了闻讯赶来的农民,他们全神贯注盯着台上的米吉提·巴克,似乎生怕漏掉一个字。米吉提·巴克的宣讲之所以受欢迎,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方式。

米吉提·巴克除了外出宣讲,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读书看报上,常常学习到深夜。他说,要给别人讲,首先自己得把党的政策、精神吃准吃透,然后用群众的语言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宣讲当中,看似信手拈来的事例,其实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精挑细选的。28年间,他记下了近200万字的学习笔记,起草了近50万字的宣讲提纲。

经过多年的思考和实践,米吉提·巴克摸索出一套深受农民群众喜爱的宣讲方式。他说,宣讲的秘诀就是“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理论宣传要“口语化”,让群众都能听懂,从群众身边的人和事讲起,大家都喜欢听。宣讲内容也要随着宣讲的对象进行调整,对干部讲的、对学生讲的、对做生意的人和对农民讲的,要有所变化,要从他们感兴趣的事讲起。

在解读“十二五”规划纲要时,他结合和田地区农牧民实际,用通俗的语言宣讲,“在我们和田地区,‘十二五’规划有三件大事,一是我们可以坐火车去北京;二是建好蔬菜大棚,一年四季吃新鲜蔬菜;三是在北京市对口帮扶下建成核桃深加工基地。”他的“家常话”语言,让人如沐春风,各族干部群众在不经意间就记住并理解了他宣讲的内容。

28年来,米吉提·巴克用他的双脚丈量了和田的山山水水,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浓浓的情意将党的创新理论、方针政策传达到每一位农民心里。而他自己却因长期的长途跋涉,积劳成疾。米吉提·巴克说,“宣讲是我的生命,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把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到底,就要走遍和田的角角落落。”至今他已经培养出120多名宣讲员,这些年轻的宣讲员正和米吉提·巴克一起,在宣讲之路上行进着。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