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自主创新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7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息技术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本报记者 赖 薇
农技人员在天津武清区君利农业生态园利用“完全不用阳光”的植物工厂生产苦菊。 新华社记者 马 平摄
近日,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瓜菜质量田头监管3G系统启动,消费者可以利用手机短信或者互联网随时查询瓜菜产地等相关信息。 (新华社发)

荒漠里,一座座植物工厂拔地而起,利用太阳能和其他清洁能源,源源不断地生产出粮食蔬菜;计算机网络广泛覆盖,随时监控农作物、病虫害和农药残毒等情况,全过程保障农产品安全;农民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就可方便地将自家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农业科技,正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销售等农业各个环节大显身手,将这一切变为现实。

生产环节:信息技术为现代农业增活力

“提高我国农业技术装备与信息化水平,对于促进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是今后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还将着力在信息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市场应用两方面下功夫,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更大的活力。”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赵春江说。

我国首座大型植物工厂已在北京通州运营半年有余。走进这个占地1289平方米的植物工厂,只见一排排蔬菜生长在高高的多层栽培架上,穿着特殊防尘服的工作人员正在检测植物生长状况,无土栽培的蔬菜种苗绿油油的,长势喜人,静待收获。

所谓“植物工厂”,是指在封闭的环境中,人工控制植物的生长条件(包括光、温度、湿度、养分等),全天候批量生产植物。这一技术可以在荒漠、戈壁、海岛、水面、外星球等非可耕地实现食物自给,因此在国际上被公认为农业高端技术领域,以前仅被日本、美国、荷兰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

北京通州的这个植物工厂是北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及其孵化企业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市科委“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支持下,经过3年时间研发建成的。“我们依靠自主研发,掌握了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北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所长田真说。

信息技术的使用为植物工厂“生产”植物提供了前提。京鹏公司高级农艺师蔡维健说,“‘植物生理生态监测与智能控制系统’通过附着在植物上的微型芯片,随时告诉我们植物的‘思想’和‘需要’,从而帮助我们精确控制植物的生长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由于生长环境和条件人工可控,“工厂”里的果蔬可以实现周年生长,而且比土壤栽培的生长周期要短得多,如这里栽培的生菜从种植到采收仅需30天左右,比常规栽培周期缩短30%以上。“工厂”里无需使用杀虫剂,所以还能保证农作物的绿色安全。

病虫害防治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人力背负的手动植保器械社会保有量占到植保器械总数的90%以上,承担了我国病虫害防治面积的70%。这种方式的施药量大,防治效率低,而且近距离接触农药还会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发展高新植保机械化技术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迫切要求。其中,农用直升机,特别是无人机成为我国科学家攻关的重点。

在“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上,一架农用无人直升机曾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自动导航低空施药技术装备”为它装上了“智能大脑”。项目主要承担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副所长梁建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是国家863计划的重要成果之一。它把施药技术、装备平台技术与数字信息技术、现代航空技术及GPS导航技术紧密融合,使我国农用无人直升机的自动导航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解决了重喷漏喷和水田植保机械化等难题,为我国水田植保作业提供了全新的施药技术与装备。据测试,搭载了这项设备的无人机节省农药使用量超过20%。“我们还将利用直升机平台开展区域性病虫害低空遥感监测工作,有效降低施药次数和强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梁建说。

近年来,精准农业、专家系统、人工智能、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草原防火、远洋捕捞和基本农田管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流通环节:追溯系统为食品安全护航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进一步推进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将全面建立起既符合国际基本标准、又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提高质量安全监管水平。

“你从市场购买一条鱼或一斤虾,只需一个条形码,就可方便地查出它们从鱼苗、虾苗开始的养殖、流通、销售全过程档案信息,是否健康安全一查便知。”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信息部主任杨信廷告诉记者,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他们在广东省试点建设了一套水产品质量管理和溯源技术体系,市场上销售的水产品会有一个条形码,就如同身份证一般。消费者可以通过安全追溯平台,以电话、网络、短信等方式,查询水产品的育苗、放养、饲料投喂、鱼病防治、水质管理等详细情况。政府部门也可利用这一体系加强对水产品安全的监控能力。目前,质量管理和溯源技术体系已应用于甲鱼、凼仔鱼、对虾、罗非鱼等主要水产品,并在广东省8个市(县)的50多家企业进行了试点应用。

一个小小的条形码为何如此神通广大?信息技术功不可没。“以罗非鱼为例,”杨信廷说,“捕捞人员捕捞成品罗非鱼后,登录水产养殖产品质量管理系统,输入捕捞时间、池塘号等相关信息,打印产品标签,加贴于物流司机随车带走的磅码单背面。运输过程中,通过信息监测技术和GPS定位系统,可随时监控车内环境变化和车辆行程位置,以掌握罗非鱼质量变化情况。进入市场环节,磅码单是批发市场的准入依据,操作人员用扫描枪读取条码,信息就自动上传至水产批发市场管理系统。到了产品销售时,利用网络电子秤打印产品标签,将标签加贴于产品包装上。这样一来,生产、流通、交易整个过程所有信息就组成了完整的链条。”据介绍,2005年起,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就以实现果蔬、畜禽、水产品、粮食的质量全程管理和溯源为目标,深入研究了农产品个体标识与编码技术、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数字化管理技术、生产信息实时采集传输与安全预警技术、条码打印中间件技术、物流配送过程监测技术以及多平台溯源技术等。目前,这一追溯系统已申请专利18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获得专利授权6项,并在天津、广东等多个省市得到试点推广。

溯源系统对于食品安全意义重大,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而且强化了产业链上各企业的责任,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还能够迅速找到根源,切断源头。我国从2004年起,就开始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农业部以标志管理为重点,推进“农产品标志行动”,狠抓农产品产地安全、农产品生产记录、包装标志和市场准入的全程可追溯管理,取得较大进展。比如,在进京蔬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试点中初步实现了农产品的源头追溯和流向追踪;在南京市启动了农产品质量IC卡管理体系试点;在上海市开展了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建设试点工作,实现部分鸡蛋产品的源头可追溯等等。

经销环节:信息网络为农民致富服务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预言,信息技术将卷起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传统的农业大国。加快农业信息化步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是完成建设现代农业历史重任的必由之路。

张戴天是宁夏吴忠市的一位瓜农。他和邻居们的西瓜现在都“上了网”。他说:“自从西瓜上网后,我跟买家直接接上了头,以前中间商欺负我们瓜农缺乏信息、随便压价的情况,现在很少发生了。”

张戴天所说的“网”,就是“宁夏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网”。2008年7月,科技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启用12396公益电话号码作为全国“农技110”热线接入号码,以省为单位开展了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试点,并建设网站,从而加强了共享数据库和数据处理系统的建设。宁夏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我们网站的浏览量非常大,平均每条信息点击次数达到了3000多次。以前发布供需信息95%以上都是宁夏本地农户或企业,而现在来我们平台发布信息的人遍布天南海北,农产品交易热火朝天。”

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提供的不仅仅是市场供需行情,还涵盖了实用技术、政策法规、科技成果转化等各项服务。截至目前,12396发展农村专业信息服务站点5000多个,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点超过1万个,覆盖农民超过2亿人,直接经济效益达3000多万元。

我国探索并初步构建了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农业部建立了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20多个专业网于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并成为点击率仅次于美国农业部的全球第二大农业网站。各省区市农业部门也建立了局域网和信息网站,80%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信息服务平台,50%以上乡镇建立了农村信息服务站,同时还组建起一支信息管理和服务队伍。星火科技12396热线、农民信箱、“三农”呼叫中心等信息服务平台不断涌现。

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来武指出,农村信息化工作要立足于“以用为本”的指导思想,要满足农民需求、产业链需求,做到“建、用、运营”相统一。要体现“整合”和“融合”的思想,充分发挥已有的基础条件,加强信息资源的整合,通过整合实现互联互通。同时,要突出需求导向和技术导向,着眼于现代农业体制创新,实现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融合。

截至“十一五”期末,我国所有的乡镇和行政村都通了电话,100%的乡镇、75%的行政村接入了互联网,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发展,数以亿计的农民搭上了信息快车,驶上了致富“高速路”。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