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6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省省长姜大明谈小清河治理与59条省控河流变清——
盯住“见鱼”不放松 标准越来越严格
本报记者 隋明梅 管 斌 王金虎
山东省自2002年起,用8年时间逐步实现了从执行行业排放标准到执行流域性综合标准的过渡。2010年1月起,最终在全省取消高污染行业的“排污特权”。目前,山东省控59条河流全部实现了“水清鱼现”的治理目标。 (资料图片)

59条省控河流全部实现水清鱼现治理目标,何以做到?6月初,山东省省长姜大明接受了本报小清河纪行采访组的专访——

目标怎么定,信心哪里来

记者:通常我们听地方和企业介绍治水治污目标时,都是以数字和技术指标说话,比如COD是多少,氨氮是多少。但这次沿小清河采访时,一路听的都是“见鱼”,河中有没有鱼成为干部群众评价河水是否变清的标准。

姜大明:别说群众,就是我本人,也觉得COD、氨氮等这些技术性的治理目标太抽象,所以,必须给群众一个听得懂、看得见的治水目标,那就是水里要见鱼。我们把这个目标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记者:河里见鱼,COD和氨氮要在60和6以下,即606,这意味着山东成为全国惟一不再执行行业排放标准的地区,你们怎么敢定这么高的目标?

姜大明:治河为谁?不就是为群众能享受那种河里有鱼的环境吗?把群众的利益顶在头上,就敢定这个高目标了。

记者:形象生动的目标是很容易被普通老百姓掌握的,这意味着每个百姓都是治污成果的检验员。定这么高又这么实在的目标,不怕给工作造成被动吗?

姜大明:让广大群众明白我们的目标,明白了才知道往哪里用力,工作不仅不被动,反而很主动。再者,河是什么?是鱼虾生长的地方,当然有些还是航道,比如小清河。所以,我们治污治水,就不能有特权行业和企业,所有排进河道里的水,一个标准就是见鱼,不见鱼的河还是河吗?

记者:制定这样高的目标,依据是什么?

姜大明:问得好。我们的目标是很高,但却是有着充分依据的。一是基础打下了,山东历经8年时间,分4个阶段实施了逐步加严的流域性地方排放标准;二是随着环境经济政策和市场化机制的不断完善,山东城市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污水集中处理率由2005年的49%提高到2009年的80%以上,污水处理能力和集中处理率均居全国前列。

记者:这些数字是死的,而水里的鱼是活生生的,“见鱼”是一个不留退路的目标。

姜大明:留退路,就难免懈怠,也难免给自己完不成目标任务找理由。但是,发展到了今天,现实和未来都不容许河流继续这样污染下去了。从环境的角度来看,山东省情有4个特点。一是人口密度比较高,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92人。二是环境承载力比较低,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56立方米,仅为全国的六分之一。枯水季节河流基本没有自然径流。三是经济总量比较大,发展速度快,但结构偏重。2000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13%左右,“两高”行业产值约占工业总产值的一半。四是污染物排放总量比较大,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COD排放量均高居全国前列。

这些省情特点决定了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实行全国最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包括最严格的水质标准。

另一方面,从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看,我们也不能给自己留退路。

记者:当时对这目标您真那么有信心吗?

姜大明:不光有,可以说是非常有信心。

记者:信心哪里来?

姜大明:首先,我相信山东干部的执行力,只要决策正确、决心明确,各级干部就会千方百计完成任务,这是山东干部的一个特点,你们没见过,平时开个工作总结会,排后几名的,他绝不好意思留下来吃饭,也不好意思往人前凑。

除了干部的执行力,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群众的迫切愿望给了我们信心。这一点,我们在下基层调研中,了解到的太多了……

从哪里入手

记者:古来治水多艰难,但那时候决策者要做的主要是如何处理疏与堵的关系,而现代治水可以说是难上难,因为治污不是孤立的事情,要顾及产业、就业以及区域协调等方方面面的事情,该从哪里下手?

姜大明:一层一层分析下去,找着力点,或叫主要矛盾。这就是取消行业排污特权。当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逐步加严。自2002年起,8年4个阶段,逐步实现了从行业排放标准到流域性综合标准的过渡。去年1月起,最终在全省取消高污染行业的“排污特权”。

取消行业排污特权,那些重污染企业为了生存就会按时间表进行技术改造。标准的可预见性和引导性,在山东省治污治水和促进“两高”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中起到重要作用。

记者:说到引导性,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山东的治污治水政策措施非常完备,总是站在企业的前方引导着企业的走向。

姜大明:配合59条省控河流的治理,我们全省相关部门确实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些政府措施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引导地方特别是企业用市场化的思路和方法转变发展方式。比如,引导地方利用BOT、TOT等现代金融手段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引导企业以多种金融手段推进节能减排、产业升级,等等。

钱从哪里来,有钱怎么用

记者:有人形象地说,治污治水就是往水里撒钱,钱撒得多,水就变得清。

姜大明:这话有些绝对了。实际上,科学合理的资金筹措与使用办法,会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比如我们的上下游补偿机制。

记者:但基础治理投入还是很大的,这部分钱哪里来?

姜大明:三级财政逐年加大。比如小清河,近年来,我们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多方筹措资金。特别是2007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在南水北调黄河以南段及省辖淮河流域和小清河流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意见》后,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和资金整合力度,建立了小清河流域治污资金稳定来源渠道和增长机制。“十一五”时期,省级共统筹小清河流域生态补偿资金4.7亿元,还申请中央环保专项资金5000万元,全部下达给小清河流域5市。流域内5市也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创新筹资机制,确保了治污工程顺利开展。济南市通过财政投入、抵押贷款等多种方式,累计筹集资金67.6亿元,淄博市累计投入18亿元。

2006年以来,省级积极筹措资金近6亿元,支持污染减排监测、指标、考核三 大标准体系建设,初步建立起省、市、县三级自动监测体系,实现了全省联网;对包括小清河流域在内的全省1001家重点监管企业、全部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河流跨市断面水质,以及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实行自动监测。

记者:我们看到,小清河水质已恢复到1985年的水平。

姜大明:是啊,山东省“十一五”时期的水污染防治不仅未欠新账,而且还清了过去近30年欠下的旧账,水环境质量总体上恢复到1985年以前的水平。从去年12月的情况看,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已经全部达到恢复鱼类生长的技术指标。

治污与发展

记者:我们在策划这套报道时,最担心的是治污治水影响发展速度。

姜大明:这担心肯定已经消除了吧?

记者:是啊,这次大规模的治污治水,倒成了各地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抓手了。比如小清河治理,不仅促进了产业升级,还同时改变了城市空间布局。

姜大明:治污治水并不影响发展,反而促进了科学发展。开始的时候,也有一部分干部担心治污治水会影响发展,但我们在设定目标时,同时规划了产业与城市布局。治污治水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是为了民生,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关键的是有了决心还得有办法、有机制保障。这些办法都要有方向,以治污治水为抓手,调整山东的产业结构与布局,调出几个强势产业。比如化工——始建于1919年的济南裕兴化工厂曾是污染大户,借助这次小清河综合治理,实现了企业重造,二期工程投产后,将成为亚洲最大、世界一流的钛白粉企业。比如纺织——小清河沿岸的魏桥棉纺集团,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棉纺企业,它的成长始终伴着包括污水处理在内的技术升级,现在的用水量水平与出厂中水都是行业领先的。造纸业也是如此。

怎样运用法制的力量

记者:采访中我们感觉,在山东治污中,法制的力度也是创全国之最的。

姜大明:在某些方面可以这么说。我们已步入法制社会,事情不论多重要,都要有法可依。比如去年,有个货运司机从外省拉回一车含有二乙烷的废料,偷排进小清河的一个支流,造成一个区域污水处理厂瘫痪。根据群众的举报,这个偷排者很快被找到。怎么处理他?法律说话,公诉人认为他是投毒。这个案子一判,我们就有了判例了,震慑力就有了。

我们有一系列的依法治污的措施,对企业、个人的,包括对公职人员的,这些都是依法治污的有力支撑。

未来做什么、怎么做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下一步山东的河流治理还有哪些举措?

姜大明:继续加大治污力度,从断面控制向面源控制推进。对于省控的59条河流来讲,恢复常见鱼类稳定生存只是水生态环境改善的初步成果。

当前,全省多数污染河流仅限鲫鱼、鲤鱼等耐污型鱼种恢复生存。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改善水质,最终实现对水体较为敏感的水生物逐步恢复生长。

记者:小清河呢?

姜大明:对于小清河,我们有个理想,那就是恢复通航。

记者:这又是一个太高的目标。

姜大明:是动力也是压力。下一步,一要继续巩固完善环保工作大格局。要坚定科学发展理念,坚持把环境保护与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巩固和完善“党委领导、人大政协监督、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环保工作大格局;继续完善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环保科技、行政监管和环境文化五大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打好组合拳,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二要完善“治、用、保”流域综合治污体系。要执行更加逐步加严的地方环境标准,进一步深化工业污染治理,确保到2012年南水北调输水干线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力争到“十二五”末,全省消除劣五类水体。还要着力构建完善的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着力构建务实高效的环境执法监管体系。

记者:再远呢?采访中,老百姓表示最想的就是能吃河里的鱼。

姜大明:这个目标太高了,但广大群众的愿望就该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