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6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真情像草原一样广阔
——记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庄仕华(下)
本报记者 李争平 张 忱

每当葡萄成熟时,富裕起来的吐鲁番市葡萄沟乡巴格热村村民们总会把庄仕华第一个请到村里,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分享丰收的喜悦。从塔克拉玛干沙漠到那拉提草原,从帕米尔高原到天山牧场,庄仕华在送医送药、治病救人的同时,始终把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兴疆富疆作为应尽义务。

民族团结的楷模

巴格热村是个多民族居住村,也曾是远近出名的贫困村。5年前,庄仕华巡诊来到村里,发现不少村民患胆结石病,因贫困而多年无法医治。

庄仕华在想方设法为村民治病的同时,倡导大家团结互助、和谐友爱,还协助村党支部制定了《村文明公约》,专门请来专家为村民传授葡萄种植加工技术。在庄仕华的引导下,巴格热村建起了村民互助小组,发展葡萄种植加工业产业,人均年收入达到1万多元,成为当地的富裕村,被吐鲁番市评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示范村”。从此,庄仕华也成为村民们最信赖的朋友。

为了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边远地区群众,庄仕华在一次次巡诊中,把先进医疗技术无私地传授给各级地方医院。1998年10月的一次巡诊,庄仕华路过伊犁州塔城地区沙湾县医院时,得知因医院医疗技术条件落后,当地农牧民治疗胆结石病要到几百公里外的乌鲁木齐。此后,他4次到沙湾县医院传授技术,培养了3名腹腔镜专科医生。如今,沙湾县医院平均每年治愈600多名胆结石患者,医院的年收入也比过去翻了两番,增强了发展后劲。有朋友玩笑说,“你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授给别人,不怕被抢了饭碗?”庄仕华说,“我多培养一个医生,就多了一份为群众解除病痛的力量;多解除一个患者的病痛,就多增加一份兴疆富疆的力量。”

“真情像草原一样广阔”。近年来,庄仕华先后与和田、喀什、伊犁、塔城等地19家医院开展医疗扶贫协作,无偿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帮助贫困地区义务培训了120多名医护人员,不仅给边远地区数十万各族群众带来健康,也凝聚起各族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向心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称赞说,“庄仕华同志是增进民族团结的楷模。”

爱兵护兵的模范

“爱军为兵是军医的神圣职责”。这是庄仕华写在笔记本扉页上的话。新疆武警总队官兵分散驻守在上千个执勤点上,最远的距离乌鲁木齐2000多公里,巡诊因而成为武警医院的工作常态。38年来,庄仕华巡诊行程40多万公里,为边远地区驻防官兵和各族群众看病38万多人次,平均每年1万人次。

2002年冬天,庄仕华带队巡诊来到帕米尔高原海拔3700米的塔什库尔干县武警中队。在给营区官兵做完体检后,庄仕华累得脸色发青,不得不躺下吸氧。这时,他听说士官玛达力在10多公里外的高原牧区单独执行任务,立即翻身下地背起药箱。中队长谢静拦着他说,“那儿海拔更高,路更难走,还是别去了吧。”“漏掉一个战士,我们就没有完成任务!”庄仕华毫不犹豫地上了路。雪山下,寒风刮在脸上如刀割一般,他带领巡诊小组沿着羊肠小道翻越雪山。随着海拔不断升高,庄仕华心跳加快,一阵阵头晕、呕吐。5个小时跋涉,庄仕华来到玛达力执勤居住的毡房。夜风呼呼作响,毡房暖意融融。庄仕华一边为玛达力检查身体,一边与他促膝交谈。玛达力吐露出心中的苦恼:结婚3年多了,妻子一直不孕。回到医院,庄仕华立即派妇产科医生赶到1800公里外的玛达力家,为他妻子检查治疗。后来,又两次安排她住院治疗。2004年,庄仕华收到了玛达力寄来的一张“全家福”,一家三口喜笑颜开……

每次巡诊,庄仕华都要完成“五个一”:为所有官兵检查一遍身体、上一堂健康知识课、培训一次卫生员、与病号谈一次心、到执勤哨位走一趟。多年来,庄仕华的足迹遍及天山南北的警营哨所,

庄仕华告诉记者,新疆武警总队官兵分布在天山南北、大漠戈壁,仅靠巡诊难以满足官兵急诊的需要,让每一名患病官兵得到及时治疗成了他最大的心愿。担任院长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筹建远程信息医疗系统。如今,一个投资600多万元集病案管理、远程医疗、远程教学为一体的远程信息医疗系统已在全疆部队开通运行,实现了对23个卫生队(所)和所有边远中队的远程会诊,基层官兵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最便捷、最先进的医疗服务,部队战斗力得到了有力保障。

庄仕华的先进事迹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他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9次,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拥政爱民模范”和“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等殊荣,并被武警部队授予“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称号。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