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要科学把握发展规律,在形势发展变化中捕捉新机遇,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崭新阶段,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十一五”规划的胜利完成,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又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积极成效,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医药卫生、财税金融、文化体制等改革取得新突破,发展活力不断显现。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位,利用外资水平提升,境外投资明显加快,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们极大地丰富了宏观调控的经验,使我们进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我们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不仅为今后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丰富了在新形势下搞好宏观调控的经验,提高了驾驭宏观经济的能力。一条重要的经验是,必须坚持运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两种手段,在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策高效、组织有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阶段,为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工业化进程将与信息化发展深度融合,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新兴产业的空间巨大,对于拉动未来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城镇化也将成为今后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不仅会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及服务业的持续发展,而且也将拉动消费增长,释放更大的市场潜力,这些因素都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同时还要注意到,我国东中西各个区域发展不平衡,这既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但也可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根据梯度发展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发展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地区近几年在加速追赶,将成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加快发展的重要区域,这必将为我国经济今后一段时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同时,当前世界经济结构正在进入一个深刻调整时期,也给我国培育自己的发展新优势提供了新机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二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四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要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要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与此同时,还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