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阳淅减汽车减振器有限公司淅川汽车减振器厂跨国收购了曾排名欧洲第一的汽车减振器专业生产厂家意大利威奥斯图公司(Way Assauto),吹响了进军全球汽车减振器高端市场的号角。
“此次成功跨国收购绝非偶然,这是淅减公司长期坚持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的结果。”淅川县县长马良泉说。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淅川县委书记袁耀生告诉记者,“淅减公司能有今天的成绩,靠的是秉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坚持不懈搞好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
研发:彰显技术创新成就
“面对国内外迅速兴起的高速列车减振器市场,我们经过长达2年时间的科技攻关,成功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型高速列车减振器,填补了国内空白。”淅减公司技术总监、总工程师邢云明自豪地告诉记者。
自主创新已成为淅减公司发展的强大引擎。近年来,淅减公司率先在同行业通过了ISO9001、QS-9000、VDA6.1和ISO/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日俱增,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该公司相继自主研发了减振器充气技术、活塞杆微裂纹镀铬技术等多项新技术,由此也催生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先后推出了充气式减振器、空气悬架减振器等前沿技术产品,新产品开发速度及技术创新能力遥遥领先国内同行。仅去年,淅减公司就成功开发了上汽荣威550、750等14个主机市场75个新产品。今年新开发的神龙TT3、奇瑞P11等产品也成了畅销货。
淅减公司在产品研发方面舍得投入、敢于投入。该公司将产品销售收入的5%作为研发资金,现已建成了国内一流的河南省汽车减振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博士后研发基地,正在申报国家汽车减振器工程技术中心。据统计,淅减公司现已拥有专利技术达61项,产品涵盖300多个品种,“丹江”牌减振器已成为行业著名品牌,市场占有率达到15%以上,综合竞争力稳居行业之首。淅减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赵志军说,惟有体现产品科技含量,占领技术的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
人才:奠定技术创新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技术人才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通过外引内培两条腿走路,广聚人才资源,让企业时时充满生机和活力。”淅减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永红对记者说。
2007年底,淅减公司实施了人才“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很快构筑起企业的科研人才高地,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科研团队和技工队伍。淅减公司积极借力“外脑”,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教授为高级顾问,在北京设立了由10多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研发主体的减振器学术研究中心,专业从事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同时,派遣多名技术人员前往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学习考察,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欧洲,我们深切感受到与世界减振器先进技术的差距和不足,压力很大,动力也很大。”前不久刚从英国深造归来的设计工程师张道贤说。
与科研院校联合,培养本土科技人才,是淅减公司科技兴厂的又一重要法宝。他们积极与重庆大学、吉林工业大学、河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结合,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发体系,定期组织科研技术人员到高校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其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培育出一大批专门技术人才,积蓄了科技研发后劲。
如今,淅减公司已拥有高级工程师9人,博士3人,硕士7人,专业技术人员达到325人,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和技能熟练的技工队伍,为淅减公司实现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机制:增强技术创新活力
为调动员工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淅减公司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赵志军说,公司鼓励素质高、业务精、能力棒的技术人员担当项目经理,对技改项目的立项、申报、调研、可行性论证、审核批准、工程投标、组织实施等,实施全过程管理,从而培养造就复合型人才,使企业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淅减公司设立了技术创新奖励基金,制订了创新型人才奖励办法,激励员工搞发明创造;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根据技术人员的职称,结合自身工作能力和实绩,进行绩效考核。据统计,近3年来,淅减公司已有1000余名职工通过技能比赛晋升了技术等级,200多名工人被评为“技术创新能手”。
“下一步,我们将设立海外研发、生产及市场开发平台,通过技术创新,确保企业产销量再创新高。”面对未来,赵志军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