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6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人才聚集发展创新模式
本报记者 朱 磊

今年5月,由中央组织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等15个中央国家机关部委和北京市组成的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北京成立。这个机构的工作目标是,从2011年到2015年,面向以海外高层次人才为代表的国家发展所特需的各类人才,建设“人才智力高度密集、体制机制真正创新、科技创新高度活跃、新兴产业高速发展”的中国特色“人才特区”。

这是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和人才发展规划颁布以来,各地大力推进“人才特区”建设的生动缩影。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改进人才管理方式,鼓励地方和行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与国际人才管理体系接轨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目前,各地各部门大力推进“人才特区”建设,积极探索人才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环境,聚集海内外人才。

天津市出台《关于加快滨海新区人才高地建设的意见》,提出“人才分布高密度”、“人才素质高层次”、“人才使用高效能”、“事业平台高水平”、“人才环境高品位”的发展目标。着力打造与国际接轨的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上海以“浦东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为突破口,推进国际人才高地建设。天津市重点在滨海新区先行先试一批重大人才政策和工程,打造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聚集高地。

武汉市出台《东湖高新区建设人才特区若干意见》,在改善创新创业环境、扶持人才科技创新、建设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和人才的分配激励机制上进行突破。

除了政策支持,还有机制保障。“人才特区”的“特殊机制”则体现在股权激励、科技金融、创新基金等方面。

成都高新区设立“三大基金”,扶持人才创新项目。一是高级人才创新奖励基金,每年由高新区财政出资300万元,奖励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创造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级人才。二是软件产业人才发展基金,以每年不低于2000万元的资金,着重支持软件产业人才引进和培训。三是人才创新创业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不低于5000万元的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创新型人才进行技术创新、科技创业和创新创业环境建设。

无锡市以高端人才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制度改革为突破,争取到2015年,人才资本投资占GDP比例超过16%,人才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达47%,把无锡建成人才大规模聚集、政策不断出新、环境持续优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环境充分满足人才发展需要的“人才特区”。

“人才特区”还有一个要素是“特事特办”。

中关村制定“瞪羚计划”,创业企业最高可获得3000万元担保贷款,中关村管委会最高给予五成的贷款贴息支持,每年将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超过50亿元的流动资金贷款。从2011年开始,北京3年内将建设1万套人才公寓,为包括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安居环境。

如今,“人才特区”的“特殊政策、特殊机制、特事特办”已开始形成强大凝聚力,一个个高层次人才的聚集高地正在隆起,由“人才特区”带来的全社会的人才活力和潜力正在激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