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艺术品投资与收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6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画描绘心灵
——对话周韶华
本报记者 陆 敏
周韶华作《梦溯仰韶——图腾之一》

周韶华简介:1929年10月出生于山东荣成,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美术系。历任湖北省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湖北省美院院长,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湖北省文联主席。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周韶华在国内外举办过《大河寻源》、《六十年艺术探索》、《梦溯仰韶》、《汉唐雄风》等画展,出版10余部画集和《面向新世纪》等5部文集。2008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其“终身成就艺术家”称号。

记者:看过您作品的人,都说您的画充满气势,蕴含着很强的生命力,您是如何做到的?

周韶华:一直以来,中国的人文山水画里,都强调一种写意的精神,我也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在创作时,画家可以通过构图、线条、色彩等许多手段来实现这种想法。比如,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画家勾画了一个几乎占满整幅画纸的巨大山峰,山头杂树茂密,瀑布从山腰间飞流直下,给人一种壮阔的气势。这幅画就是通过线条、结构来实现这样的效果。一幅画可能只有10平尺,画家可以把10平尺变成千里万里,变成天上地下。必须在造型、笔墨运用上,要有构思,这样才能让画作充满张力。我自己也在一直寻找,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画充满力量美和结构美。

记者:您在创作中如何把握画作的风格?您想在自己的画中反映什么样的主题?

周韶华:画家要用画去描绘心灵,描绘真善美,而且这种描绘应该是“写意”的,是经过提炼和抽象的。我的创作的画大多不讲形似,而求神似。例如画沙漠时,不会去画一颗一颗的沙粒,而是画出沙漠给人的整体感觉。“至大无外,至小无内”,这几年我一直在拓展艺术表现视野方面做探索。画是生命的载体和文化的载体,通过画表现物质,要体现出生命力,这也是艺术创造的一个重要原则。

记者:中国的画家如何在作品中表现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

周韶华:中国的文化讲究“和谐”,这是一种高尚的文化。这种高尚的文化是属于全人类的,具有天然的感染力和感化力。中国画家的作品,一定要带有中国文化,同时在表现手法上要融合和创新。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古人的优秀作品,都带有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烙印。我国历史悠久,包含着无比丰厚的历史文化,我们追求的艺术形象也应该是博大、深远、开阔和包容的。画家首先必须要有这样的文化自觉,然后再思考,通过融合、创新,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的艺术作品。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