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宏观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6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调结构 科技助产 机械抢收
湖北夏粮生产可望再获丰收
本报记者 魏劲松 实习生 丁 倩 王思佳

金色的麦田里,一台台联合收割机来往穿梭,大路上运粮的车辆堆满了麦袋,农民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记者驱车至湖北夏粮主产区的襄阳、随州、荆州等地,一幅幅夏粮丰收的画卷映入眼帘。

去年秋播以来,湖北降雨持续偏少。该省及时出台扶持粮食生产的配套政策,调整种植结构,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加大科技推广服务力度,精心组织农机全力投入抗旱和抢收抢插,全省夏粮生产可望再获丰收、实现夏粮总产“九连增”。

枣阳市吴店镇赵湖村8组村民李金敏今年种了12亩小麦,目前已全部收割完毕。5月29日,她将收割的小麦卖到了粮食收购站。李金敏说,“今年收购价是九角九分,这一车麦子估计能卖近万元,卖罢就能结现钱。”

数据显示,今年湖北省夏粮播种面积为1960.90万亩,比上年增加61.15万亩,增幅达3.2%。其中,小麦播种面积为1520.40万亩,比上年增加20.24万亩,增幅达1.3%;马铃薯播种面积为301.73万亩,比上年扩大41.83万亩,增幅达16.1%。

湖北省农业厅厅长祝金水分析说,夏粮播种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今年中央进一步加大了农业支持力度,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夏粮生产,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较高,种植结构得到优化升级。

英山县温泉镇大垴寨村村民李建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我家种马铃薯3.2亩,总收入1.5万元,今年种了4亩马铃薯,到5月20日已经卖了2亩,收入1.1万元,预计总收入在2万元以上,比去年每亩增收400元左右。”

“耐旱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增加,为湖北夏粮稳产立下头功”。祝金水介绍说,面对旱情,湖北省及时实行“三稳三扩”调结构措施,即稳定小麦、豆类和杂粮面积,扩大增产潜力大的水稻、玉米和马铃薯3大高产作物面积。

近几年,湖北产粮大市荆州开展粮食品质测报工作。每年的收获季节,通过对每个粮食品种取样检测,确定当年产量高、品质优的种植品种,并将相关信息提供给政府部门,政府第二年大力推广种植这些优良品种。种植优良品种,不仅让农民增收,也让农民不愁销售。

“我的4亩油菜只用了2个小时就完成收割装袋,要是用人工,我们俩起码得两天才能割完,还要运回去打、晒,机械收割真是方便多了!”京山县孙桥镇官桥铺村二组农民李小林满脸欢喜地告诉记者。

5月24日,艳阳高照,孙桥镇23个村组的田间地头上,油菜收割机在田间往来穿梭,割刀往复运转,菜籽源源流入包装袋中,被粉碎的秸秆从机器的尾部散落,均匀地撒在田间;收割完的田块会被等在一旁的旋耕机立即耕整出来,经过2至3小时泥水沉淀,插秧机满载着秧盘,不到2个小时就能插完一亩田。

在襄阳、随州和荆州,湖北“三夏”生产主战场共有140余万台农机正全力投入抗灾和抢收抢插,力保夏粮丰产丰收。湖北加快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三夏”作业机械的补贴实施进度,并对急需抗灾机具予以优先补贴,充分发挥农机在抗灾及“三夏”生产中的保障作用;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8000余份,开辟“三夏”绿色通道,确保作业机械免费通行。

湖北各地还积极做好抗灾救灾所需农机具、零配件、油料等物资的组织工作,协调各农机销售网点、维修网点想方设法组织货源,安排好机、泵、管、带等机械及配件的储备,确保抗灾设备和作业机械正常运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