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6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
——北京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纪实

在拥有近2000万常住人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首都北京,社会管理的意义十分重大。“十一五”时期,北京市按照构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格局的总要求,以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为目标,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目前,北京市社会建设管理新格局已经初步建立。

北京市社会管理工作的突出关键词之一就是创新,其创新不仅体现在具体的工作方法和措施之中,也体现在思路、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

在高起点上整体推进

社会管理

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始终把社会管理置于社会建设的整体背景下来考虑,在高起点上由点到面、系统设计、整体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说:“北京的探索与实践,要在解决民生问题上有新突破,要在建立党委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上有新突破,要在推动社会管理精细化上有新突破,要在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上有新突破。”

在“由点到面、系统设计、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的指导下,北京已经实现了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全面覆盖和社会管理体制的全面覆盖。

北京市社区党建区域化格局已初步形成,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全覆盖已基本实现。在全市141个街道及102个乡镇建立社会工作党委,街道已实现全覆盖,乡镇本年内可以实现全覆盖;社会组织党建“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初步建立。在“枢纽型”社会组织启动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委员会、社会组织联合党组织、社会工作部三项机制建设工作,年内可以全部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已经实现全覆盖。规模以上非公经济组织基本实现全覆盖,规模以下的在全市所有1249座商务楼宇建立了工作站,实现了党建工作站、社会工作站全覆盖,年内可以实现社会服务、党建、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五站合一”全覆盖。

全面覆盖北京市的社会管理体制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成立专门统筹协调机构。在市、区(县)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党委社会工委、政府社会办,并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社会工委、社会办。二是基本健全工作协调机制。

主要有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协调机制、区县社会工委、社会办工作协调机制、“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协调机制、社会建设信息协调机制、社会建设决策咨询工作协调机制(已与首都高校、科研机构共建了9个北京社会建设研究基地)。三是初步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网络。纵向从市、区县可以延伸到街道(乡镇)、社区,横向可以通过“枢纽型”社会组织覆盖到80%的社会组织、通过街道(乡镇)覆盖到全市所有商务楼宇。

把党组织建在商务楼宇

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共有商务楼宇1249座,涉及商户62090个,吸纳就业人员83.5万名,平均每座商务楼宇年创收8.31亿元、纳税0.992亿元。显然,商务楼宇已经成为北京市人才、资本和信息的主要集散地,是基层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区域发展的动力。然而,就在几年前,由于商务楼宇内的企业多数无上级主管单位,这个重要区域几乎成为管理的盲区。

“社会管理工作首先要抓住一个‘龙头’——社会领域的党建工作,一定要把社会领域党的建设工作当做推动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动力,以社会领域党建的全覆盖来引领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全覆盖。”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市社会办主任宋贵伦说。2008年,北京市委决定以商务楼宇党建工作作为突破口,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将党组织建在楼宇上,把政府服务延伸到楼宇,建立商务楼宇服务管理长效机制。记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建立了1162个商务楼宇工作站,实现了1249座商务楼宇全覆盖。近两年来,楼宇新建党组织958个,接转流动党员组织关系1.25万名,发展党员379名。

在商务楼宇内开展党建工作在全国都是新鲜事,面对全新的情况,北京市在组织设置、工作机制、活动载体、基础建设等方面探索出了许多新办法。

从优化组织设置、创新组建模式着手,仅在组织设置一个方面,北京市就创造性地推出了依托社会工作站、依托物业公司、依托产权单位、依托骨干企业、创造条件设置组织等5种模式。据了解,丰台区国润商务大厦自2008年12月成立楼宇社会工作党委以来,已经有134名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党员人数由最初的65名发展到现在的264名,楼宇党组织由最初的两个发展到21个,有党员的企业由最初的27家发展到54家;东城区歌华大厦依托楼宇物业公司成立了楼宇党总支,有效协调物业、企业和产权单位三方关系。

为了规范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的运行,北京市积极探索,建立了服务工作协调机制、工作站服务工作例会制度、社情民意调查反馈、群众利益协调机制、工作考核评价机制等制度。以“服务企业、服务党员、服务社会”为宗旨,广大商务楼宇党组织不断探索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的途径和方法。同时,各级党委、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队伍建设,提供经费支持,解决办公活动场所,保证了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的正常运转。

商务楼宇吸纳了80多万人就业,其规模相当于一个行政区,其每一栋楼宇就是一个“立起来的社区”和“小经济开发区”。正如宋贵伦所说,楼宇党建工作的完善相当于建成了针对商务楼宇开展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高速路网”,在这个规模巨大、意义特殊的领域内做好党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管理和服务。

用“网格化”精细管理社会

北京要实现社会管理的快速反应和社会服务的快捷高效,精细化管理制度和先进科技手段的引入十分重要。

城市网格化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以及数字化的平台,将城市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使管理者能够主动发现情况,及时处理问题,加强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将过去被动应对问题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2010年7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推进大会,确定在东城、朝阳、顺义区开展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试点。

在保证城市网格正常运行的基础上,东城区在建国门、东直门和东花市三个街道开展社会服务管理网格试点工作。在区、街、社区挂牌成立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机构;以社区为基本单元,将每个社区划分为2个至5个网格;推动网格管理员、网格助理员、网格警员、网格督导员、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司法力量和网格消防员进网格;实现“人进户、户进房、房进网格、网格进图”,通过动态编码定义网格运行状态,实现动态化管理;建立健全了社区居民、驻区单位广泛参与的“一委三会一站、多元参与共建”的社区治理结构。

朝阳区在城市网格的基础上搭载了新的内容,建立了“全模式”社会服务管理系统。在系统中设置了可单独运行的应急管理、城市管理、综治维稳、安全生产、社会服务、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经济动态、法律司法、党建工作等10个模块,共有98个二级目录、583个三级目录和2840个细类,涵盖了人、地、事、物、组织、舆情等各方面内容;实行“一级监督、两级指挥”的管理格局。区级建立独立、垂直的社会服务管理监督中心,1400多人的监督员队伍分布到各社区、村,加强对社会服务管理全过程监督、评价和考核;除设立监督员,实行楼门院长责任制外,还设立了96105电话呼叫热线、信息网站和视频探头等信息系统,整合了各部门的信息系统。

顺义区本着“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发展多元化、社会管理精细化、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要求开展网格化建设。成立了区城乡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城区以社区居委会管辖范围划为一个基础网格,农村地区以一个行政村为一个基础网格;启动城区市政市容网格化平台建设。

以“枢纽型”工作体系服务管理社会组织

目前,北京市有近3万个社会组织,这些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的社会组织,分布在首都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发展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保障改善民生、完善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完善过程中,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十分重要。对此,围绕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培育和发展,北京市创造性地构建了社会组织“枢纽型”工作体系。北京市委、市政府在2008年出台的《北京市社会建设实施纲要》等“1+4”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的改革思路,形成了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枢纽型”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工作的新机制。

宋贵伦告诉记者,所谓“枢纽型”社会组织,就是指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进行联系、服务和管理的大型联合组织,由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并授权承担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职责:一是在政治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负责在所联系和管理的社会组织中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党建工作;二是在业务上发挥“龙头”引领和聚合作用,团结带领本领域社会组织形成合力、共同发展;三是在日常管理和服务上发挥平台作用,承担有关社会组织的业务主管单位职责,负责业务指导,进行日常联系、服务和管理。截至目前,北京市已先后认定两批22家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今年再认定第三批,就可以基本实现对全市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全覆盖。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