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生态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5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花园扮靓了村庄
本报记者 张 雪 梁 睿
居民小区绿树成荫。

近日,记者一行前往南昌市青山湖区扬子洲镇采访,车子开进熊万村,路边一个种满绿色植被的小花园随即进入我们的视线,面积不大,但干净整洁,树木高低错落,园间小径平坦整齐。这在我们印象中的农村很少见。“你知道这个花园是怎么来的吗?”见我们好奇,扬子洲镇党委书记陶丽珍笑着说,“这些树和地砖都是我们村民一点一点捡回来的。”

扬子洲镇虽然位于南昌的新老城区之间,却是个纯农业乡镇。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从前对植树一直缺乏热情和积极性。现在的小花园原来就是个臭水塘。借着江西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和南昌市“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工程建设的契机,扬子洲镇提出“生态立镇、绿色发展”的思路,“进村一条路、环塘一片柳、房前屋后都栽树”。扬子洲镇下定决心植树造林,彻底改变乡村环境,让老百姓生活在绿色之中。

要种树,树从哪里来?自己买还是积极向林业部门争取支持?

2009年的一天,陶丽珍一行路过洪都大道,偶然看到道路两旁正在进行绿化带升级,一批苗木被替换下来。这些城市淘汰的植物在农村还可以继续生长,既可以解决苗木不足的问题,又能节省资金,何不将它们拉回村里?动员了20多位村民,这批淘汰的苗木被一点点运回熊万村。“后来,我们看到城市里哪儿在搞绿化升级,就组织村民把旧苗木捡回来。慢慢的,一些负责栽种的工作人员也被我们感动了,经常会告诉我们哪里将会更换苗木。”就这样,扬子洲镇竟然捡回了一个小花园,还陆续捡回了村民房前屋后的一抹抹绿色。

“老百姓刚开始不理解,但后来看到我们的小花园这么漂亮,都愿意去跟着捡苗木了。”陶丽珍说。树栽起来了,家住熊万村的万长谋老人就主动去给它们浇水,“我们的环境变好了,我们自己也要出点力爱护!”

扬子洲镇的造林绿化热潮一直持续着,从2008年起,全镇已栽种各种乔木10万多株,灌木28万株,绿化道路12条,总长32.6公里。扬子洲镇因此被评为“江西省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熊万村被评为“省级生态示范村”。然而,对于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来说,最实在的福利莫过于越来越好的生活环境,73岁的村民熊毛仔说:“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很大,绿树成荫,环境好了,我们住着高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