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摄影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5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培育产业集群 促进产业升级
图/本报记者 李树贵 文/本报记者 单保江
工人在黄潍重质液体输送管道滨海末站石油储备罐区施工。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中海油石化盐化一体化、中化弘润石化项目为重点培育发展石化产业,到“十二五”末,其石化产业收入将达到千亿元级规模。
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中试装置在进行试验。该研究院承担着卤海水综合利用领域重大前沿课题的研究开发,自主研发的环保高新技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左图 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科技等产业,是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和着力打造的产业集群。
右图 潍坊森达美港散货码头装卸现场。到“十二五”末,森达美港码头装卸能力达到5000万吨。
左图 广渤海重工项目的风电设备生产车间。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逐步形成了集群化、链式发展的格局。
右图 山东海化股份公司纯碱厂的生产主控室。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资源优势,推动传统海洋化工产业升级。
坚龙不锈钢有限公司生产现场。目前,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以潍柴大机龙头、坚龙不锈钢等配套企业为载体的先进制造业。
森达美修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的船舶修造施工现场。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形成了船舶设计、船用大马力发动机制造、员工培训等船舶产业链。
山东海化氯碱树脂有限公司的生产废水经生态处理后全部回用。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获批首家行业类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5年8月,是黄河三角洲优先发展重点区域、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4月经国家批准升级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十一五”期间,开发区积极培育装备制造业、石化产业、临港物流产业、新能源产业、高端服务业六大高效生态产业集群,促进优势产业大规模聚集,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较高的增速。目前,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建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60个,其中过亿元的145个,过10亿元的15个,过百亿元的6个,协议总投资1000多亿元。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开发区把发展蓝色高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重点,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培育壮大新兴高端产业。

——培育壮大特色高端产业。以潍坊弘润石化、中海油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为重点,培育形成千亿元级的石化产业。推进总投资160亿元的瀛洋香精香料等75个生态海洋化工项目建设。重点发展仓储物流、加工配送、配套服务等项目,打造黄河三角洲区域港口物流中心。大力发展休闲旅游、金融、会展、教育、医疗、影视等高端服务业,力争用5年时间建设100个高端服务业项目。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以船舶配套设备、风电设备制造等为主的海洋装备制造业,目前潍柴大马力发动机项目已实现批量生产,国电风电正加快建设。加快总投资60亿元的华春药业等骨干企业发展,培育发展海洋药物、生物制药等新医药产业。加快陶瓷等特种新材料的研发应用,努力实现新材料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规划建设新能源汽车城,形成集教学、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条龙的汽车全产业链。力争到“十二五”末,石化产业销售收入达到千亿元级规模,装备制造、临港物流、生态海洋化工和以新能源、新医药、高端服务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分别达到500亿元级的规模,高效生态主导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