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采访过程中,记者不断感受到这样的理念:虽然保障房建设是由政府主导的经济行为,但也一定要尊重市场的需求和注意借鉴市场化操作模式的有益经验,才能集合全社会的力量,实现保障房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上海市有关方面就曾表示,政府在推进公租房建设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在哪里。目前上海市在发展公租房方面的做法,是在中心城区大量推出中小户型公租房,而且鼓励各个区县都建设公租房基地,因为这正是市场上最缺少、而需求量又最大的。
众所周知,人们在租房与买房时对房屋的需求有很大的区别。除了考虑租金问题外,租房人群一般会对房屋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周边配套设施等的要求比较突出。因此上海市公租房建设及其多类型住宅混合的做法,就很注意尊重这样的市场需求规律,有利于保障房真正发挥出改善民生的作用。
再如,上海市为了调动大型房地产开发集团参与大型保障性居住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一方面对于保障房项目的建设工程手续办理建立绿色通道,加快审批速度,缩短建设周期,有效地帮助企业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另一方面企业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后,在其他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将得到市、区政府的支持。
而且上海市有的房企表示,建设大型保障性居住社区项目,不仅是打造企业品牌和树立社会形象的好机会,而且由于建设体量较大,上下游产业链较长,在参与建设过程中可以丰富企业自身的产品线,形成规模效应,从而有效降低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
这也说明,在利润较低的情况下想要吸引社会资金进入保障房建设领域,既要充分发挥制度安排、机制创新的作用,还要注意发挥市场的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以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保障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