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90年在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上不过弹指一挥间,但我们党却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开启和引领了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历史大变革和社会大进步。新近出版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记述了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29年的历史,反映了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平凡历程,是一部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的权威性党史著作。胡锦涛总书记说过,“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本书作为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党史的基本教材,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的,就是一面资政明镜。
我们党是一个执政60多年的大党,党既承担着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的历史重任,也面临着因脱离群众而犯错误、为权力侵蚀而腐败等各种风险与考验。本书对于执政党来说,可资学习、思考和借鉴的思想财富实在太丰富了。以党的这段历史为明镜鉴戒广大党员干部,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家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更好地提高执政能力、完成执政使命。
通读这部党史,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是人民自己的政权,从而更加坚定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本书全面回顾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建立、巩固和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并不因掌握枪杆子并得到人民群众拥护而独掌政权,而是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一起,通过民主形式选举产生人民自己的权力机构。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捍卫人民的基本权利。党除了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私利。无论世情、国情发生怎样的变化,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都不会改变,也不能改变。
通读这部党史,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从而更好地坚持我们的执政方向。本书系统地回顾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全过程。如果结合学习《毛泽东传》(1949-1976)第七、八章,我们可以看到,在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提前完成,大规模经济建设即将开始之际,我们党决定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是由各方面条件决定的,作出这个决策经过了慎重考虑和反复酝酿,具有历史必然性,体现了人民意愿。毛泽东同志很早就意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适合中国的国情。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党在认识与实践上还有个深化过程。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中,我们党有许多成功经验,也犯了许多错误,无论经验还是教训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如果把这29年历史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探索联系起来考察,我们深深感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艰难曲折,必须倍加珍惜自己的探索,既不要用今天的成功去苛求前人,也不能因为今天面临的问题而动摇或改变我们选择的正确道路。
通读这部党史,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按规律办事,从而更自觉地完成我们的执政使命。本书在阐述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历史时,告诉了我们两个重要的道理:一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生产力才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二是发展生产力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经济规律办事,而不能急于求成。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时候我们坚持真理,按客观规律办事,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反之,就会遭受重大挫折。这对于我们今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读这部党史,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完善我们的执政方式。本书用9章的篇幅,描述了“文化大革命”的内乱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用事实说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告诉我们,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使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科学化、制度化。这对于我们今天处理复杂的社会矛盾,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部著作近99万字,只要我们认真把它读完,一定会大有收获,能够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提高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认清肩负的崇高职责,履行好历史赋予的执政使命,谱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新篇章。
(作者系中央党校原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