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1年5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多渠道融资推进公租房建设
本报记者 王信川 谢 兴 冉瑞成

走进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的民心佳园小区,记者看到,一幢幢崭新的高楼下,分布着很多小广场、游乐园,吐出新绿的银杏、桂花、梧桐等景观树点缀其中,加上一片片公共绿地,这个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宜居小区展现出无限活力与生机。

民心佳园是重庆市第一个竣工并通过验收的公租房小区,一期共25栋楼,整个工程项目合同造价为22亿元。经过一年时间修建,目前民心佳园首批4876套房陆续以分楼栋、分批次的形式与承租户现场签订租赁合同并为其办理入住手续。

4月16日上午,在签订租赁合同、缴纳履约保证金、领取收据和接房通知单后,52岁的郑新议领到了民心佳园1栋18楼11室的钥匙,成为重庆市第一个领到公租房新房钥匙的承租人。郑新议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他儿子正在读大三,家庭生活来源主要靠他1000多元的退休金和妻子打零工的收入,一家三口现在南岸区租了一间一室一厅的房子居住,每个月租金500多元。而即将入住的两室一厅新房有60多平方米,算下来每月房租支出和以前差不多。“现在有房子住了,心里头很踏实。”郑新议说,以前租房时经常搬家,民心佳园才给了他们家的感觉。

记者在民心佳园看到,小区的交通、商业、学校、文体、停车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水、电、气表安装到户,统一安装了入户防盗门,还配备了成品橱柜、抽油烟机、燃气灶、淘菜单盆等,承租人只需配上家具、电器等即可入住。

大规模建设公租房并且实现可持续运营,有两个问题十分关键:土地和资金。重庆市实施多年的土地储备制度和现代化的社会融资方式,有力支撑了重庆公租房建设的顺利推进。

早在2002年,重庆市就建立了土地整治储备中心,对土地市场进行宏观调控。2003年,重庆在土地储备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重庆地产集团,由市政府注资,建立了政府主导型的土地储备供应机制。这次重庆市大规模建设公租房,其中主城区就从储备地中拿出3万亩作为划拨地投入。

在民心佳园项目启动之初,重庆市提出了融资需求,基本条件是信用贷款、资本金比例20%、期限12年、基准利率下浮10%。2010年6月,华夏银行入围重庆市公租房建设参贷银行,于三个月之后向民心佳园项目发放了第一笔公租房贷款6300万元。 (相关报道见八版)

目前,该行在民心佳园项目的贷款余额已达5.3亿元。

以民心佳园的建设为起点,重庆市计划在3年内建成400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投资规模达1000亿元,再加上后续维护和管理,资金保障十分重要。为此,重庆市采用了“1+3”的投融资模式。“1”即财政投入300亿元,这300亿元资金的来源为:政府储备拿出一部分,每年新发生的土地出让金拿出一部分以及政府预算内的财政收入。“3”是指通过3个渠道筹措700亿元资金,即银行贷款、保险公司融资、社保基金融资。

在重庆市已动工的3个公租房项目中,华夏银行重庆分行给予了民心佳园项目16亿元的授信,交通银行重庆分行给予大竹林项目19.8亿元的授信,工商银行重庆分行则为华岩组团项目提供了15亿元的公租房建设项目融资。国家开发银行是支持公租房建设的主力银行,预计今年对重庆市公租房项目直接提供贷款支持将超过60亿元。此外,全国社保基金、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也同重庆市达成合作意向,将分别为公租房建设投入巨额资金。

对于这3个渠道的融资成本,重庆市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一是公租房要收取一定租金,以每月每平方米10元租金计,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每年的租金为48亿元,足以归还银行利息。二是至少建造300万平方米的商业配套设施,将实现300亿元的销售收入,可用来归还本金。三是几年后,有的居民以较低价格购买所住公租房的产权,预计能实现约400亿元的销售收入。据此,公租房完全能实现当期资金的平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