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5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守岗位 无私奉献
——追记吉林省公安厅刑侦局有组织犯罪侦查队三支队支队长张海涛
本报记者 李己平 实习生 王 欣

3月21日凌晨3时55分,身为吉林省公安厅刑侦局有组织犯罪侦查队三支队支队长的张海涛,在侦审“10·25”松原涉黑案件期间,因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永远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岗位。

5月18日,在张海涛因公殉职一个多月后,记者来到吉林省公安厅寻找英雄成长的足迹,听战友们讲张海涛的故事,那朴实无华的语言,那真挚留恋的眼神,那悲痛伤心的面容,让记者深深感动。

从长春市公安局一名内勤人员到有组织犯罪侦查队的支队长,张海涛成长得很快,付出得很多。从警20多年来,他始终战斗在侦查破案、打黑除恶的前沿,共侦办各类大要刑事案件35起,其中重大涉黑案件10余起,破案1200余起,收缴枪支56支,为国家和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逾3亿元。2009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打黑除恶工作先进个人。他多年忍受着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折磨,始终战斗在第一线。2010年12月,在侦办一起涉黑案件期间,张海涛因劳累过度晕倒在审讯室,被战友们送到医院救治,医生要求他住院两个月,结果他仅仅打了两周点滴即返回单位。在又一次侦办涉黑案件的过程中,他再次累倒住院治疗。

在每一次抓捕中,张海涛都显现出人民警察的大无畏精神,在每一次审讯中都显现着人民警察的聪慧机智。从进入打黑组,他侦破的案件自己都数不清。这些不仅需要专业方面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有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有人想拉拢收买他甚至软硬兼施,但都被他严正拒绝了。张海涛在工作日记里这样写道:“生活给了我精神的资源,让我深深地懂得生活的艰辛,让我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社会和人生,去承受责任和苦难。”正是这种精神,让他在面对诱惑时仍保持着丹心和傲骨。

在战友们的心中,他就像可亲可敬的兄长。战友们记得,在抓捕一个涉黑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明知道嫌疑人有枪,张海涛却把大家甩在身后,第一个冲上去将犯罪嫌疑人扑倒在地。2010年,在侦办某涉黑案件过程中,张海涛带队去犯罪嫌疑人家搜查,发现其家养着几条藏獒,他又一次把大家挡在身后,第一个冲了上去……

在群众的心中,他是一位贴心的亲人。看到一些受害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张海涛就自己出钱购买米、面、油等资助给部分受害人,又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使受害群众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补偿。一些受害群众每次路过张海涛的单位,都要上楼看他一眼。

张海涛总是跟战友说:“干警察这个职业,我觉得光荣,很自豪,我希望我的儿子将来也能当一名好警察。”

吉林省公安厅刑侦局的大厅墙上写着这样的标语:“忠诚正义、团结奉献、无私无畏、履职尽责”。张海涛的事迹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