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宏观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5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努力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

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描述你所在的城市,你会说什么?

脱口而出的通常会是这个城市知名度最高的事或物,可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一个名闻遐迩的旅游景点,一种尽人皆知的风俗,也可能是某个引以为骄傲的标志性建筑,某项传统技艺的诞生地,某种饮食文化的发源地等等。这些都是城市独特的文化资源,可以穿越时空,延续城市的记忆,塑造城市的精神。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不少城市都意识到了文化的重要性。文化滋养着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根基所在。如何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城市的文化资源,推动城市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许多城市共同关注的问题。善于运用文化资源,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提高城市竞争力,塑造城市品牌,这对于城市的管理和发展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但城市文化资源的运用并非易事。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规模城乡建设方兴未艾,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持续升级,不可避免对文化资源特别是文化遗产的保护产生直接压力。这是特定的历史阶段遇到的特定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远见、理智,更需要创新。城市建设实施与推进,文化资源的运用与保护,两者并非简单的对立关系,做到统筹兼顾、恰当融合,就能破解“两难”困境,带来“双赢”局面。

在一些历史悠久、文化遗存较多的城市,各个遗址搬不走也动不得,文化资源保护与城市建设推进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矛盾。文化遗存丰富的西安市通过思路创新,探索出了受到国家文物保护部门肯定的西安大遗址保护模式。比如,他们将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与西安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西安市北部棚户区改造工程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在城市新区建设中,把唐大明宫遗址3.5平方公里土地全部用于遗址保护展示,重新安置10万居民,建设了唐大明宫遗址博物馆。与此同时,西安在遗址区域外重新建设移民安置新社区,有效解决了遗址区居民几十年来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生活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大大改善了遗址区及其周边的环境。这种将遗址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基础建设以及环境改善相结合的做法,为破解相关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不少城市还保存着百余年前甚至更久远的古老民居。这些民居既是百姓的住所,也是城市民风民俗的展示、城市历史变迁的见证,还是城市特色文化的延续。历经数百年风雨后,这些民居大多破旧不堪,又缺少现代化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百姓居住条件差,建筑特色与文化风韵难以展现。对这些古建筑进行修缮和改造,通盘考虑其综合开发与利用,既能使其中丰厚的文化积淀重现光彩,成为沟通历史与现代的文化名片,又能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推进旧城改造的步伐。如何让历史与现实相得益彰,如何让历史与未来和谐共生,其中的取舍把握颇难拿捏。

历史悠久的成都宽窄巷子、福州三坊七巷,都是通过合理改造而成为城市的文化寻根之旅、游客探访之旅的必游之地。比如,宽窄巷子作为成都惟一留存下来的清代古街道,是川西院宅式民居的典型代表,经过岁月的酿造,已经成为成都人文化情感的一种依托。今天,人们眼前的宽窄巷子,改变的是原来破旧的环境,不变的是民居古朴典雅的风貌。同时,当地将厚重绵长的传统文化和充满活力的现代文化创意注入开发与经营理念,让宽窄巷子在新旧交融中展现出独特的文化品位和韵味,而这种品位和韵味恰好成为宽窄巷子的商机所在。

以前,人们常说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今天,随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自身已然成为城市舞台的主角之一,成为引领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投入的不断加大,很多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随之扩展,通过创新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能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抢眼。在北京、上海、长沙等城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已经超过5%,成为支柱产业。潜力巨大的文化创意产业、红火有序的演艺市场、精彩纷呈的影视作品,不仅让城市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大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质和艺术品位,为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历史积淀,民俗风情,地理位置,人文景观,山川自然,都是丰富而独特的城市文化资源。善于运用城市文化资源并在开发与保护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和整合,不仅可以强化和提升其历史、艺术以及科学价值,还可以使之成为兼具历史与人文精神的城市文化财富,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依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