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1年5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守耕地“红线” 保障粮食生产
——河南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取得显著成效
本报记者 党涤寰

近年来,河南省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农村土地整治作为稳定耕地面积、提高农田质量和生产能力、坚守耕地面积“红线”的重要手段。据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介绍,1999年以来,河南共投入资金185亿元,整治农村土地近1400万亩,新增耕地330万亩。到2010年底,全省耕地保有量远高于国家下达的1.1872亿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1.0175亿亩以上,连续12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做到了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在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河南重视改善和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规模整治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5月16日,记者在扶沟县吕潭乡土地整理项目区看到,平坦的柏油马路两侧是用水泥砌成的排水沟,庄稼地里丰收在望的麦浪一望无际,十分喜人。

村民马飞跃对记者说:“整治前田内道路高低不平、沟渠不通、排水不畅,逢阴雨天气满路泥泞,村民进出十分不便,庄稼有时被淹,收成没有保障。土地整治确实给广大农民带来了实惠,浇地、收粮、交通都比以前方便多了。”

扶沟县国土资源局局长王趁意说,该县坚持土地整理项目与高效农业相结合的办法,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通过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工程和林网配套工程建设,建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林成行、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效农业示范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从2006年到2010年,全县共实施土地整治项目23个,项目总投资11156.28万元,整治面积154479.75亩,新增耕地面积31488.6亩。

实施规模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大大提高了项目区耕地质量,增强了抗御灾害的能力,目前全县已建成了西瓜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村民每亩土地年收入较整治前提高200元左右。

多年来,河南通过开展土地整治,累计新建和改建田间道路2万多公里,新建灌溉渠和管道3万多公里、新打机井6万多眼,改善了项目区灌排、农机具通行等农业生产条件,使项目区的生产能力提高了10%至20%。“十一五”时期,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河南农业的基础地位不但没有被削弱,反而不断得到加强,全省粮食产量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5年总产量累计达到5309.8亿斤,年生产能力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向省外输出原粮及制成品能力达到400亿斤。

因地制宜 推进坡耕地生态整治

号称“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河南新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0.7亩,但是耕地后备资源十分丰富,未利用的荒草地、滩涂地存在巨大开发潜力。2001年以来,新县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大力实施坡耕地生态整治,累计投入资金2.1亿元,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8个,整治土地3513公顷,涉及全县15个乡镇175个行政村,惠及群众20余万人。

记者在陈店乡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区看到了“一道道梯田,一层层绿”,每一层梯田都有水泥砌成的排水渠。新县国土资源局局长扶廷胜说,整理之前这里是荒山坡地,杂草丛生,遍地石块。经过场地平整、开挖、回填,成为15度以下的斜坡地,然后再做衬砌、硬化、防护等工程,修建台阶作为生产路并配备了排水和灌溉设施。正在锄地的山壁村农民张世宏告诉记者,“原来这儿都是荒山坡地,平整后现在种花生一年能收入2000元。”

由于坚持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新县土地整治基本做到了整理集中连片、整理农田带状化、朝向基本一致、田块面积大小均衡、田间道路布局合理。

在河南已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区内,林木覆盖率普遍比整治前提高5个百分点,农田生态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改善了农田小气候,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整合资金 建现代农业示范区

邓州市按照“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林网建设适宜、农业优质高效”的目标,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走出了一条农村土地整治的新路子。该市紧抓土地整治项目资金向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倾斜的机遇,共实施土地整理项目9个,整治规模21.62万亩,投资总额2.61亿元,新增耕地1.04万亩。

5月18日,记者在邓州看到田野已是满眼金黄,麦浪翻滚。在张楼、白牛土地整治项目区,金色麦浪中点缀着红顶机井房,错落有致。排水渠纵横交错,田间水泥路干净整洁,路两边都栽上了小树。

邓州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主任余新说,通过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项目区内耕地后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土地垦殖率由89.7%提高到94.8%,新增耕地面积1163亩。

邓州市委书记刘朝瑞表示,邓州市农村土地规模整治凸显了五大示范效应:一是发挥了县级政府搭建平台,整合支农投资的示范效应;二是发挥了土地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示范效应;三是发挥了农业集成技术示范效应;四是发挥了农业产业化示范效应;五是发挥了推动农村配套改革的效应,在示范区内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流转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据统计,在河南已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中,使用当地农民工的比例占85%以上,促进了建材、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工就业机会。据测算,全省农民工从土地整治项目中获得的工资收入达18亿元。全省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惠及1000多万农民,新增耕地可满足近300万农民耕种。

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启生告诉记者,“十二五”时期,河南将进一步加大土地整治力度,积极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和建设用地整理,整治基本农田1000万亩以上,新增工矿废弃地实现全面复垦,后备耕地资源得到适度开发,确保每年补充用于占补平衡的耕地30万亩以上。同时,逐步提高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质量,优化农用地布局,增强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