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生态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5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塞外青城的绿色链接
本报记者 陈 力
实施了城市建设10年发展战略之后,呼和浩特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陈 力 任志明摄
城市楼间的林带。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通过延伸河水链条、林带链条、产业链条,使城市与居民、城市与环境、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关系,达到了更高层次上的有机统一

有关专家说,如果20世纪是全球城市化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就是中国城市生态化的世纪。如何规划建设生态城市?近年来,各地都在进行积极探索。

创建生态城市要坚持一些最基本的原则,无论新建生态城还是改造老城都必须遵循这些原则。

建设生态城市,首先要按照生态系统的本质来规划和建造城市。城市如同生物,吸入资源、能源,排泄废物、废水,因此,城市应该是三维空间与自然复合的人工化系统,而不是平面扩张。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不是为机器或汽车而设计;城市应该让人诗意般地居住,而不是消耗钢铁、汽油越多越好。其次,城市功能应与其发展的形式相适应,不能破坏其食物的来源和其他支撑条件,如干净的空气和水等。在规划阶段,城市必须确立能支撑其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和交通模式。另外,还要保护和充分循环利用各类资源,持续地提高生物多样性。学习大自然,修复并保护城市的水系统,使其发挥生态净化功能。最后,还要以创新的态度来规划设计建设生态城。生态城市没有固化模式,没有先验性的标准,主要就是制定良好的规划制度,尽可能鼓励市民参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变革,从建筑、小区、基础设施、城市乃至整个区域推行“绿色战略”,促使城市以对大自然干扰最小的方式来健康有序发展。

期待我们每一座城市都能成为健康的、生态良好的生态城市!

修复环城水系 提升居民美感

春和景明,开始蓄水的如意河再次令呼和浩特居民称心如意。

且不说这里有号称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有风景秀丽的河畔休闲设施,有高贵典雅的“水岸楼盘”,对那些早年只见臭水沟、近年频遇沙尘暴的呼和浩特居民来说,仅仅在那波光粼粼的水面多看几眼,心底就会激荡起柔美的涟漪……

呼和浩特市的主要河流有大黑河、小黑河、什拉乌素河等7条,多为季节河。城北的人工河、城东的如意河和城西的扎答盖河等环城水系,一度让人们很无奈:晴天垃圾遍地,影响环境质量。雨天常发山洪,威胁居民安全。管理体制上也乱,水利、城建、水资源、环保、地矿等政府部门职能交叉,执法难,管理难。直到呼和浩特成立水务局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才从根本上解决了水事管理混乱、执法主体不明的局面。局长李建平上任伊始,确定了工作重心由农区向城区转移的治水思路,实现了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以城乡水资源的联合调度、优化配置为切入点,以提高城乡水资源综合保障能力为目标,在稳固发展农区水务的同时,把加快城区防洪、供水、排水、水环境改善及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水务工作的重点加以全力推进。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水务局进行了创新改革。

一是超前规划,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在规划上消除了原有体制规划的行业分割、城乡分割、功能分割等不合理现象,使之既满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要求,又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先后组织完成了十多项水务规划,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水务规划体系,将规划目标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二是创新体制,拓宽水务融资渠道。成立了呼和浩特春华水务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对城市现有的供水、排水及在建的引黄供水一期工程等近25亿元水务资产进行经营运作。截至目前,春华水务公司总资产规模已达70多亿元,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三是深化水务内部改革,实行精细化管理。先后新成立了水务统一收费中心、供排水管网应急抢修维护发展公司、水质检测中心,推行了涉水建设项目蓝卡制度等多项革新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全市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健康发展。四是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加强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管理,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推广节水器具,挖掘节水潜力、安装智能水表,加强用水管理、封闭自备井,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污水再生水利用量,目前,城区公共供水能力由过去的每日27万吨增加到每日38万吨。

于是,呼和浩特城市中心地段25公里的河道得以疏浚,现在,市四区修复环城水系52公里的二期工程已全面启动。通过修堤、筑坝、蓄水形成水面,增加绿地面积,把过去脏、乱、差、塞的河道治理成为集防洪除涝、滨河景观、生态环境于一体的城市亮点,改善了城市水环境、居住环境及投资环境,提升了省会城市品位。不仅南方有水的城市对呼和浩特“水上提升”工作来学习,而且几年过去,“呼和浩特的河”在内蒙古的大多盟市、旗县被迅速“拷贝”。

扩大城区林网

改善环境质量

呼和浩特北靠大青山,南依黄河水,头枕敕勒川,历史上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优势。呼和浩特积极响应自治区“把内蒙古建设成为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的号召,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在全区率先作出决定,建设生态城市。

呼和浩特市政协副主席、林业局长张灜告诉记者,为了延伸林带,林业部门多次修改规划,使全市的创建工作做到了城市、森林、园林“三者融合”,城区、近郊、远郊“三位一体”,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呼和浩特的环境得到突出改善。

呼和浩特大力实施科技兴林战略,几年来成功总结出一整套抗旱造林技术,确立了“一造三补”和“变两季造林为四季造林”的方式,打造了大青山前坡干旱造林示范工程、黄土高原丘陵区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一批科技含量高、抗旱性能强、规模效益明显的示范工程,极大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工作效率。对土层薄且坡度大、水分蒸发量多、蓄水能力低的地段,广泛运用营养袋、坐水造林、坑内覆膜技术,提高穴内土壤水分。运用生根粉、地膜覆盖、抗旱枪浇水等造林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苗木生长量。

在造林中,结合土壤特点,因地制宜,采用乔灌混交、松柏混交、针阔混交等造林模式和以水定树、以坡定树、以土定树的原则,拉大造林的初植密度,保证单株的生长条件,提高树木成活率。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从事造林的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组建专业造林队伍,专门负责完成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专业造林队坚持常年开展造补作业,解决了林业技术人员有限、指导不到位、成活率不高的实际问题。在近几年完成的人工造林面积中,专业队造林占全市人工造林任务总量的70%以上,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

在呼和浩特,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加多种形式的植树造林活动,认建认养绿地、营造“爱心林”、保护林木等活动蔚然成风。近年来,先后建立“青少年林”、“政协林“、“党员林”等义务植树基地近百处共12万亩,建成花园式单位80个、花园式小区30个。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南湖湿地公园、青少年生态园等一批城市森林景观,不仅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载体,而且成为中小学生和市民科普课堂。

森林走进城市,城市拥抱森林。去年底,呼和浩特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17%提高到30%,建成区绿地覆盖率由1999年的28%提高到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999年的6平方米增加到16平方米,纯增10平方米,相当为每位居民建成一间“绿色大氧吧”。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大幅增加,达到346天。

延伸乳业链条

推进城乡一体

呼和浩特被中国乳制品协会正式命名“中国乳都”之后,许多农民快速集结在两大乳业龙头伊利、蒙牛的麾下,敕勒川的千里绿野成为企业的第一车间。

呼和浩特市以工业化的思维谋化农业,联手龙头企业对“第一车间”进行流程再造。其中,伊利集团不断坚持体制创新,完成了奶源基地发展“四级跳”。第一步,“公司+农户”解决“在哪挤奶”的问题。此模式将奶农引导到奶站挤奶,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公司对挤奶环节的监控。第二步,“公司+牧场小区+奶户”解决“在哪养殖”的问题。此种模式下,以“集中饲养、集中挤奶、科学管理、统一防疫”为基础,扶持了一大批个体牧场、养殖小区和牧场园区。第三步,“公司+规范化牧场”解决“科学养殖”的问题。在前两种模式的基础上,以“人畜分离、科学饲养、统一管理、统一挤奶、统一防疫”的形式,实现了奶牛饲养业向科学化、规范化、集约化、现代化经营模式转变。第四步,“奶联社”解决“专业养殖”的问题。虽然,企业自建牧场是一个便捷而安全的奶源建设方式,但是由于资金、平台等问题,无论国内外,所有的牧场都自建是不可能实现的。经过不断的探求,伊利在国内首创了“奶联社”模式,这种以“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自主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形式,消除了可能存在的隐患,达到利益安全双丰收。

乳业链条紧密地链接着农业和工业、城市和农村,成为“乳都”第一位的支柱产业,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46元,其中3500多元来自乳业。通过自己养牛,来自托克托县白家营村的农民曹有堂,如今进驻了伊利集团的第六牧场,在6亩多院子里饲养着60多头奶牛。和来自各地的70多户奶农一样,在封闭的牧场里享受着龙头企业统一防疫、统一收奶、统一配料的服务,同时还能领上伊利集团每月给他的奶款。

伊利、蒙牛始终致力于实现企业整个经营过程中的“绿色”全链条,实现企业的绿色生产,倡导顾客的绿色消费,坚持品牌的绿色发展。在他们的支持下,呼市奶农已实现了“种草—养牛—卖奶—牛粪还原土地—种草”的良性循环,“牧场+蔬菜保护地+沼气池”的循环经济试点星罗棋布。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