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5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映秀新貌美如画
本报记者 张 忱
鱼子溪畔的映秀镇居民安置房(4月18日摄)。 本报记者 董庆森摄

记者进入四川汶川县映秀镇,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广场式公园:方柱形的地灯,用白石围起的水池,既有西南的地域特色,又不乏现代气息。

奔流不息的渔子溪穿镇而过,河两岸矗立起一排排簇新的建筑,其中大部分是融合了当地民居风格的安置房。安置房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各自的特色。就在这个山区小镇,一些知名建筑师留下了自己的作品:震中纪念地、映秀中心卫生院、映秀镇青少年活动中心……

来映秀参观的人很多,载满客人的大巴车不时驶过,其中有学生,有背着行囊的年轻人,也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映秀镇上金源饭店的店主董先生说,中午接待了3个参观团,都快忙不过来了。

在新建的映秀小学里,同学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跟着老师朗读英语,还有的学生在操场上跑步、游戏。比他们更小的一群孩子,则在映秀幼儿园里和老师一起玩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笑声不时传出园外。

吃完午饭,75岁的罗群英大娘习惯出门转转。她告诉记者,这是她小儿子的家,不久前刚刚搬进来,她在这里帮忙料理一些家务。儿子在都江堰市打工,媳妇在映秀镇的农贸市场里卖鱼。罗群英自己的房子就在百米之外,和儿子家一样,都是二层楼房。有了有关部门的捐助和当地政府提供的贷款,两套房子一共花了11万元。她说,“多亏党的好政策,我们才能住上新房。”重建的时候,她曾和乡亲们到工地上参观。“新房的地基打得很深,比原来用土坯垒的房子要结实多了!”罗大娘欣慰地说。安置房的街道上专门有人负责打扫卫生,比原来村里干净了很多。搬进漂亮的楼房,各家各户也都收拾得很整齐。

和罗群英大娘一样,映秀镇里已有很多人家搬进了新的安置房。每户有一套上下两层的小楼,很多人利用临街的一楼做起了小生意。大大小小的餐馆生意红火,各种类型的商店里摆放着丰富的商品。新生的映秀,正在新的起点上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