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育创新文化 营造创新环境
本报记者 张曙红 任 意 杨阳腾

“为什么选择来深圳创新创业?”面对记者这样的提问,无论是从国外著名学府学成归来的博士,还是来自国内科研院所的专家,甚至是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他们的回答都是:“看中了这里的好环境。”

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已由当年黄沙漫天的“大工地”变成了山海相依的国际化花园城市。

城市长大了,环境变美了,生活便利了。但吸引创业者向深圳聚集的,不仅仅是这里优美的自然环境,人们更为看重的,是这里有利于市场竞争的体制机制,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今天的深圳,不仅是“宜居”之城,更是“宜业”之城。

构建促进创新的政策体系

在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人们回顾特区走过的道路,总结特区发展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始终坚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历届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推进自主创新,保持了自主创新战略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并与时俱进地提升战略高度、丰富战略内涵。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深圳进行了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中心的“二次创业”,明确把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从“三来一补”的加工业转向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提出把高新技术产业打造成为深圳的第一支柱产业,以此形成深圳产业结构上的战略突破。

进入新世纪,因应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的压力,深圳开始了从“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转变的第三次产业战略调整。2006年初,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正式提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把自主创新战略从科技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层面提升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

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深圳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总体设想,以此为契机,深圳市委、市政府进行了全面动员,系统谋划。当年9月,深圳召开全市自主创新大会,提出把“创新牌”提升到与“改革牌”、“开放牌”并重的高度,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同时推出的还有《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关于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加强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及“1+6”配套文件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构建、完善了促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政策体系。

“《总体规划》对建设创新型城市作出了全面部署,从吸引创新人才到建设创新载体,从发展创新产业到营造创新文化等都作出了安排。它是国内第一部关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系统性规划,是全市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行动纲领。”深圳市发改委副主任吴优认为,“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立意高、理念新、办法实,同时注重与国家、省、市相关政策的衔接,既有继承性又有开放性,为深圳提升创新能力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优化了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在这一系列政策文件中,含金量最高的是被人们称之为“33条”的《关于加强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相对于被称为“22条”的原有规定,新的“33条”大大强化了财政资金对科技研发投入的力度,各类专项资金累计新增了总额近50亿元的科技投入。比如,为增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对在深圳建设的各种国家级实验室、工程中心予以最高1500万元配套支持,对落户深圳的“973”、“863”等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予以最高800万元配套支持。

在完善创新政策体系的过程中,深圳市还注重以法律手段来推进、激励和保护自主创新。2008年,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这个《条例》同《深圳经济特区企业技术秘密保护条例》、《深圳市技术入股管理办法》、《深圳经济特区创业投资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若干规定》等地方法规规章一起,为深圳推进自主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

在今年年初颁布的深圳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今年2月28日,深圳召开全市自主创新大会,总结“十一五”时期成就,部署“十二五”时期的目标、任务,进行自主创新再动员。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在会上强调,各级政府要加快推动自主创新环境的再优化,主动当好自主创新的战略规划者、推动者、服务者和“场地维护者”,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的法治环境,进一步形成富有吸引力的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为企业和人才的创新活动提供针对性的贴心服务。

营造支持创新的金融环境

在吸引创新者、创业者向深圳聚集的诸多因素中,优越的金融环境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作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融中心,深圳已经形成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核心的金融市场体系,建立了完备的现代金融产业链条。2010年,深圳金融业总资产超过4万亿元,全年实现增加值1279.27亿元,同比增长10.6%;在深金融机构总部、一级分支机构总数达到230家,其中总部机构78家。现代金融服务业对经济科技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推动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是深圳市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深圳初步构建了财政投入为导向,资金市场、资本市场融资为主的投融资体系。发达的金融服务为自主创新提供了资金保障。深圳注册有1500多家风投机构、500多家担保公司、180多家保险中介,深圳基金业控制的资金份额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技术要素同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的结合,是深圳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的重要条件。”深圳市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副主任肖志家告诉记者,“去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60%以上。这些成就的取得,金融和科技的结合功不可没。”

深圳市浩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技术创新起家的民营科技企业,在锂电自动化装备生产的关键技术方面拥有14项国家专利,其中6项是发明专利。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心产品涂布机和分条机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迫切需要贷款扩大产能,但由于没有足值的抵押物不符合信用贷款条件,他们的贷款迟迟不能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专门为其量身设计了一款新的金融产品:应付账款融资。通过对企业贸易流程的把控来控制风险,降低或减免企业融资需要的抵押物。”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公司银行部风险主管丘乐介绍说,“最后浩能科技的授信方案成功通过了审批,获得了800万元的融资额度,满足了发展需要。”

像浩能科技这样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在深圳有3万多家。为破解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2009年6月,深圳市制定了《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从监管体系创新、政策扶持、环境体系建设、业务体系创新指导、鼓励发展多种形式专业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等方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当年,深圳市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启动。截至2010年底,共有31家小额贷款机构经批准正式开业经营。初步统计,这些小额贷款公司已累计发放贷款超过25万笔,解决了148亿元融资需求。

深圳的500多家担保公司在中小企业融资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公司累计为1万多家企业提供担保,仅2010年就新增担保额456亿元。2009年深圳市出资10亿元组建了再担保中心,建立起再担保体系,到去年底已经为560家中小企业的40亿元贷款提供再担保服务。

在金融监管部门支持下,深圳市专门设立“金融创新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发挥金融创新功能,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建立新机制、开发新产品。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尹小雄介绍,他们以模式创新为先导,以产品创新为突破,相继推出了应付账款融资、保付仓、厂商银、联贷联保、会员制担保公司、互保金等创新产品,受到客户的欢迎,走出了一条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2009年深圳银行业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超过银行贷款的50%,2010年全市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1309亿元,增速达到36.1%。

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深圳市努力为高科技企业拓展直接融资渠道。2010年,深圳中小企业板规模增长迅速,全年中小板IPO共计204家,融资2027亿元。全市共有117家创业板公司上市,IPO融资963亿元。截至2010年末,全市创业板上市公司共153家,累计成交1.57万亿元。而代办股份转让试点于2006年1月开始,5年多来共有74家企业挂牌,其中久其软件成功转板中小板,北陆药业成功转板创业板。

股权投资基金由于其投资偏好于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因此成为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方式。去年7月,深圳出台了《关于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的若干规定》,12月再次发出通知规范了相关政策,对吸引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创新型企业起到良好推动作用。到去年底,共有68家股权投资基金落户深圳,注册资本和募集资金总额达184亿元。

培育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今年2月22日,深圳海关与深圳市政府就华星光电项目签署合作备忘录,承诺给予该项目多项个性化服务。华星光电项目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生产项目,其技术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建成后带动辐射作用强,对促进深圳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有着重要意义。

为协助华星光电项目解决有关难题,深圳海关关长李书玉亲自带队前往光明新区调研,在现场进行“一站式”办公并成立了由分管关领导负责的协调领导小组。深圳市副市长袁宝成表示,深圳海关将承诺的服务以备忘录形式固定下来,无异于给企业吃下了“定心丸”,这种个性化的跟踪服务也是创新精神的一种体现。

行行业业支持创新,方方面面服务创新,这种独特的社会文化氛围构成了深圳推动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

深圳的创新文化植根于移民城市的特质。“深圳是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市民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带着梦想,带着创新创业的冲动来到这里。他们深知,只有创新创业才能够生存。一批率先崛起的创新型企业又为传播这种创新文化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深圳市市长许勤说。

创新文化的形成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培育。近年来,深圳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全市中小学校将科学和创新教育作为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辨和创新精神,鼓励青少年参与科技发明竞赛;各级科协等社会组织积极举办科普展览、讲座,建设科普画廊、科普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设计创意大赛,广泛传播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读书月”、“创意十二月”、“市民文化大讲堂”、“自主创新大讲堂”等系列品牌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广大市民的引导,深化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文化条件和环境。

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为培育创新精神、弘扬创新文化、激发创新潜力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2006年,深圳就率先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这个条例至今仍为人称道的一点就是“宽容失败”。条例明确规定,改革创新未达到预期效果,只要程序符合规定,个人和所在单位没有牟取私利,可予免责。此外,深圳还出台相关文件,对创业失败的人才给予基本生活保障。

创新要靠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为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近年来,深圳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进行知识产权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强化各界利用与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已连续5年发布《深圳市知识产权发展状况》白皮书,连续3年进行深圳市知识产权十大案件和十大事件的评选。有关部门创办的“知识产权半月谈”、“知识产权名人讲堂”和“知识产权鹏城论坛”等活动,共举办了200多场高水平、高规格的论坛与研讨会。“前不久,我们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了抽样调查,市民的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认知度也有了明显提高。”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邝兵说。

创新的要素在这里汇聚,创新的热流在这里涌动。如今的深圳,已初步形成了政府有明确的“创新导向”、企业有内在的“创新动力”、市民有强烈的“创新激情”、社会有宽容的“创新氛围”的良好局面。以“敢于冒险,崇尚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为主要特征的创新文化,已经内化为这座年轻都市的灵魂,成为特区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