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八闽大地,处处绿意盎然。近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发布。连日来,福建省各地干部群众纷纷以学习《规划》为契机,掀起了谈发展、谋发展、论发展的热潮。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在全省贯彻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动员大会上说,《规划》的制定实施凸显了福建在海西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是海西建设和福建发展新的里程碑,落实《规划》既要着眼长远、长期奋斗,又要从当前干起,一项一项抓好落实。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为新形势下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着力先行先试,展现更大作为,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已成为加快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关键所在。
2010年2月,平潭综合实验区正式挂牌。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以“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立足平潭实际,发挥后发优势”为指导思想,在短时间里创造了多项“平潭速度”:近千批境内外各类考察团到平潭考察,达成投资意向200多项,投资额1000多亿元,项目涉及高新技术、物流、房地产开发、旅游等多个领域;中国水利水电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大唐电力等企业入驻平潭,10家金融机构授信近千亿元助力平潭开放开发;先后与中水、中交、中建、中冶等企业签订了多项建设合同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采取多种运作方式,在水利、港口、交通、市政设施、安置小区等领域开展合作。
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龚清概说,根据规划,2011年至2013年为开发起步阶段,2014年至2015年为开发拓展期,到2015年,连接岛内外的重大交通通道和市政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将初步形成全方位开放开发基础条件。
据介绍,去年以来福建省打响了经济建设五大战役,进一步加快了全省重点项目建设的步伐。
全省从北向南,一个个大项目次第展开,莆田、晋江和厦门东部3个液化天然气燃气电厂,泉州千亿元石化城,投资200亿元的宁德石油战略储备库,年产100万吨的莆田冷轧板,年产300辆至500辆的泉州轨道车辆生产和维修基地等项目都呈现良好的态势。目前在闽投资的央企已近40家,已建成投产项目47项,总投资2181亿元,在建项目42项,总投资2448亿元。这些项目不仅规模大,有利于推动福建的产业调整振兴,而且项目实、结构优,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力很强。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步伐加快,闽台产业对接持续领先,台湾产业转移呈现整体性、行业性趋势,已形成海沧、集美、杏林、马尾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台商投资产业集聚区,利用台资已从初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合作的领域由第一、二产业延伸到物流、金融等第三产业,形成了行业整体性转移、上中下游产业配套发展趋势。据了解,去年福建省共吸引台资项目458项,同比增长31.6%;实现对台贸易首次破百亿美元,达103.89亿美元,同比增长48.58%。
与此同时,福建省始终将民生工程视为“五大战役”的重要内容。在经济建设紧锣密鼓的同时,一批改善民生的项目也纷纷上马。今年,城市建设战役实施范围从去年的设区市本级扩大到所有县、市,景观整治、立面再造、缆线下地、公厕建设、道路改造等,将令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福建省委、省政府去年决定在原有民生工程的基础上,再推便民商业网点和城市副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升公交服务、加快城乡绿化、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完善中小学布局、加快幼儿园发展、村级综合服务场所建设、抓好公厕建设和做好救灾避险等10项惠民实事。同时,福建省提出继续办好涉及城乡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助残、养老、社保、安居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整治、惠农政策、平安建设等领域的38项实事。
在一系列措施保障下,福建省率先实现了社保卡集成社保和金融两项应用,将彻底解决多年来存在的就诊卡重复发放和预交金问题。革命老区龙岩市去年底率先实现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比原定目标提前10年,今年全省将比原计划提前4年全面推开新农保制度。小城镇发展日新月异,去年第一批22个试点镇年度目标顺利完成,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保障一体的宜居城市综合体初显。
按照福建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福建将力争到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赶超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力争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4万亿元;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继续保持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首位,继续保持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