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专家评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力发展“水乡林城”的生态特色
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所长 陈桂桥

武汉按照“林水相依、林水相连、依水建林、以林涵水”的思路,以绿色为基调、亲水为主题、文化为底蕴,在建设的模式和思路上不断改革与创新,形成滨江滨湖的特色森林景观。

城市因林而秀,因水而灵。作为一座拥有3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武汉山水资源十分丰富,水域面积占全市面积的26.1%,形成了“两江交汇、三镇鼎立、河湖密布、山水相映”的独特城市空间形态,被誉为“湿地之城”。

森林是连接城乡的绿色纽带,近些年,武汉着眼于彰显城市个性魅力,依托山水自然禀赋,按照“林水相依、林水相连、依水建林、以林涵水”的思路,以绿色为基调、亲水为主题、文化为底蕴,在建设的模式和思路上不断改革与创新,发展城市森林步伐不断加快,形成滨江滨湖的特色森林景观。

未来,武汉市还需按照“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部署,先行先试,大胆创新,着力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依靠科学、依法保护、社会参与、长效管理”的造林新机制,彰显“水乡林城”的生态特色。

第一,坚持生态理念指导城市森林建设,立足区域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实际,坚持生态优先、遵循生物多样性原理,突出林水相依的特点,实现城市森林建设与水体保护利用的有机结合。绿化之林,以乔木为主的思路,通过乔、灌、盆、草的合理配置,营造各种类型的森林,在重点发展各类公园绿地和大型防护林的基础上,强化城市内部、城乡交错带和城市外延森林地建设。保护物种多样性,调节小气候环境,构筑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的城市生态系统。

第二,以重点工程推进城市森林工程建设。围绕大东湖生态水网的建设,全面推进生态防护林和生态湿地建设,构建生态隔离带。坚持保护恢复与合理利用并举,强力推进退耕还湖、还湿地,大面积种植水生植被,全面截污控污,禁止围网养殖,加快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完善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两侧的生态防护林,并注重城市出入口和重要节点的绿化建设,初步形成全市范围的绿色生态廊道。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村村绿化,继续开展绿色家园示范镇村创建活动,创造优美适宜的人居环境。

第三,完善市场运作机制。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林改确权发证工作。设立武汉市农村产权交易所,推动林权有序流转。支持企业、个人等社会资本投资林业,推行业主开发制,推进林业投资开发社会化。

第四,强化科技支撑机制。发挥武汉智力密集优势,联合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等单位共同开展林业科技攻关,探索“一名院士、一支团队、一个产业”的林业发展模式。各相关部门协同推进,支持城市森林建设技术研究,组织好重点科技攻关,积极总结、筛选和推广实用的科技成果和经验,做到科学管理、科学规划、科学设计、科学实施。

第五,出台城市森林相关政策,完善造林绿化扶持政策,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弘扬生态文化,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宣传教育活动,创新城市森林建设宣传发动的形式,不断提高全市的森林意识,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参与城市森林建设,形成良好的建设氛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