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专家评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5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绿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访北京园林学会名誉理事长张树林
本报记者 齐彦洵

城市绿化,并非人们设想的多种树木、花草那样简单。那么,到底该如何因地制宜地搞好城市绿化呢?近日记者对北京园林学会名誉理事长张树林进行了专访。

记者:“城市绿化”现在是一个点击量颇高的词汇,您是如何看待城市绿化的?

张树林: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城市绿化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城市绿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许多城市都制定了绿地系统规划。通过对规划的逐步实施,完善各自的城市绿化体系。

城市绿化分为市区绿化、郊区绿化和连接通道绿化三部分。

市区大小不一的公园、绿地,既能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还能明显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一些著名公园还保存有历史文化遗存,能展示一个城市的文脉。此外一旦发生地震或火灾等灾害,公园还能为市民提供临时避险场所。

郊区的山地、湖泊以及河流沿岸绿化带是城市的生态“氧吧”,同时郊区绿化带还是城市居民假日休闲度假旅游场所。市区与郊区之间通过道路绿化带或滨水公园、带状公园等生态廊道,实现与市区的生态连接。虽然同属绿化的范畴,但是城市绿化和郊区绿化具有不同的内涵。郊区绿化要建设好大片林地、草原,维护好河流、湖泊等自然风貌,尽量保持自然本色,而城市绿化要多搞一些精致的园林,要“见缝插绿”,做好综合绿地建设。

城市是一个建筑密度很高的地区,人均用地很少,例如北京人均用地只有100平方米左右,还要提供居住、道路等用地,用于绿化的土地十分有限,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森林,但我认为城市绿化要尽量多种乔木,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增加绿化面积,比如搞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尽量改善生态环境。

记者: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为提高生物多样性,有的城市不惜投入重金大量引进外来树种,对此,您提倡要因地制宜发展城市绿化,请问该如何理解这一观点?

张树林:因地制宜搞好城市绿化要特别重视乡土植物的发展。乔木,在城市绿化中起着骨架的作用,不同的树种对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酸碱度、空气湿润度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如果选择的树种不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树种存活率低,就会给城市绿化造成巨大损失。

外来树种特别是乔木的引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引进的新树种必须要经过驯化阶段。若证明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才能大量发展。去年冬天,北京提早下雪,气温很低,一些引进的新树种就出现了问题,这说明要驯化外来树种,需要经过自然条件下较长时间的考验。

记者:人们追求城市绿化不仅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还是为了美化环境,您认为我国未来的城市绿化应朝哪个方向发展?

张树林:现在城市发展很快,人们对城市园林绿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面临着如何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园林绿化的难题。每个城市都有各自不同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底蕴。比如北京和上海就是气候条件和文化风格明显不同的城市,从自然条件看,北京气候干燥,冬天气温很低,夏季高温。从城市历史文脉看,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绿化风格讲究庄重、大气、典雅;上海气候温暖湿润,又是现代城市特征明显的城市,因此,绿化风格讲求精致、时尚。

当前,在城市绿化中,不按科学规律办事,急功近利追求眼前效果,造成少数城市的绿化畸形发展,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我认为中国的城市绿化要上水平,还是要体现地域的自然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色。要积极培养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处理好继承传统和创新的关系,按照继承、学习、再创造的步骤,走具有中国特色和地域特征的城市绿化之路。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