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前,我国城市绿化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一些地方也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今后,我国城市绿化为何要倡导节约型园林绿化?如何营造理想的生态环境?如何实现科学发展?请看本期报道。
力推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
推进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是今后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方向,也是需要绿化建设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早在2006年5月,央视“焦点访谈”以《高价的城市绿化》为题报道了某城市花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购买古大珍稀树木,移栽到市区搞城市绿化的事,引起社会的较大反响。
还有一些城市动辄出资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聘请国外设计师来规划设计城市园林,并高价进口草种、树种,甚至从国外进口大树。
在这股追逐高档园林绿化的风潮中,引进外来树种一度比较流行。特别是在城市中心广场花园的建设中,有些城市引进、移植名贵树种,似乎树种越“高贵”,广场的“档次”越高。有些北方城市的广场不乏南方海岸边才有的棕榈树。
为及时刹住城市绿化建设中的不正之风,国家有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
2007年,建设部下发“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明确提出,城市绿化应杜绝大量引进外来植物、移种大树古树等高价建绿、铺张浪费的现象,积极提倡应用乡土植物。反对片面追求树种高档化、不必要的反季节种树,以及引种不适合本地生长的外来树种等倾向。
2009年5月13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大树进城之风。对古树名木、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的树木、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内的树木、天然林木、防护林、风景林、母树林以及名胜古迹、革命纪念地及其他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树木等,禁止移植。
城市绿化追求迅速形成种植效果,那么到底种多大的树效果好呢?
“应该种稍大规格的苗木。尺寸应当以树的胸径(即树干离地面高1.3米处的直径)8厘米以上、20厘米以内为最佳!这样的树苗相当于青壮年阶段,能迅速成活。”北京园林学会名誉会长张树林对记者说。
要搞就搞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国内不少城市因地制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西部地区,新疆的库尔勒、石河子、奎屯等城市,在经济条件、气候条件和水土条件都比较艰苦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发展节水型、经济型园林绿化,使昔日荒漠的城市变成了西部地区的一片绿洲。据了解,这些城市70%的树种、草种都是本地的,非常适宜当地的条件,长得非常茂盛。他们也适当引进国外树种,但都是耐旱、耐碱的树种,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生物种类。
在干旱地区研究普及推广先进节水的滴灌技术,也是一个关键。绿化中用漫灌,非常浪费水资源,如今,石河子、库尔勒等城市几乎都用上滴灌方法,节水率可达60%以上。
专家介绍,将来我国将采用微喷、渗灌、滴灌等先进的节水设施设备,引入污水喷灌技术,咸水灌溉技术,利用空气中的水分进行灌溉等新型灌溉技术,充分利用雨洪资源,积极引入绿地建设智能型灌溉系统。节约型园林绿化将更上一层楼。
促城市绿化向生态绿化发展
城市绿化究竟是将美化放在首位,还是将生态排在第一?近年来,让城市绿化向生态绿化方向发展,正成为建设者的共识。
近几年,城市绿化成为公众比较关注的话题,一些城市围绕“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等目标加快绿化建设。
2002年,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明确提出了“三生态”的理念,即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并首次把城市林业作为一个战略来考虑,更加突出了城市绿化的重要性。
城市绿地太小,怎么办?为加快建设生态绿化城市的步伐,许多城市把目光投向立体绿化。
北京明确提出,2011年将推广立体绿化,完善城市空间景观。据北京园林绿化局有关人士介绍,北京市将对围墙、栅栏、屋顶、墙壁、凉台、立交桥等处施行绿化,以解决绿化地面少的矛盾,大大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
屋顶是城市中一个巨大的蓄热源,夏季当气温达到38℃时,裸露在阳光下的屋顶温度达到70℃,而种植爬山虎形成的绿荫所遮蔽的屋顶却是38℃,二者相差30多摄氏度。在盛夏高温时,屋顶绿化还可使室内温度下降2℃~4℃,节约空调耗电量20%~40%。
“应鼓励发展屋顶绿化、桥体绿化、垂直绿化等立体绿化,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使园林绿化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张树林告诉记者。
改善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要加强对城市所依托的山坡林地、河湖水系、湿地等自然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维持城市地域自然风貌,还要大规模种树,增加森林覆盖率。
树木,特别是大型的乔木是城市绿化的骨架。据测算,每公顷树木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6吨,产生氧气12吨,可吸收二氧化硫300千克;在调节气温方面,成片树林夏季比空旷地低3℃~5℃,冬季高2℃~4℃,降低噪音26—43分贝,削弱风速40%~60%。
上世纪80年代末,从长春第一个提出构建森林城,到上海现代城市森林发展规划与实施,我国城市森林建设出现了蓬勃兴起的发展势头。
据悉,1989年长春市成为我国首个将“森林城”确立为建设目标的城市。该市开展了公共绿地、绿色长廊、风景林、农田防护林、村屯绿化、森林卫生城镇等工程建设。上海市按照“林
网化与水网化”的城市森林建设理念,提出“三网、一区、多核”的上海城市森林发展布局,为生态环境建设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让科学规划贯彻城市绿化始终
城市绿化的发展要上新台阶,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是关键,需要从决策、规划、管理等多方面深化改革。
谈到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状况,朱建宁教授指出:“当前城市园林规划和设计不尊重科学的现象还时有出现。原因是有的地方仍热衷于通过搞立竿见影的美化绿化,来提高土地的价值。”
在城市绿化的规划中,有一个常见的现象:有的城市嫌树木生长周期长,无法达到“一夜之间,遍地皆绿”的“短视”要求,就不顾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盲目种植大面积的草坪以取代栽树。
草坪,为何受到青睐?
原来,草坪一次性成本投入较树木低,铺设速度快,1万平方米的草坪能够一夜铺就,这是种植树木不可比拟的。但草坪的生态效益却大大低于树木。张树林介绍说,从造价上比较,草坪的一次性铺设费用虽然低于栽种树木,但维护成本要高很多。
研究显示,一棵大树昼夜的调温效果相当10台空调工作20小时,从投资上讲,乔木和草坪的投资比例为1∶10,产生的生态效益比却为30∶1。
“大树进城”,为何存活率低?
张树林说:“大树再生能力弱。如果把胸径25厘米以上的大树移过来,也可能一两年没问题,但它根系并没有发展,三五年后就不行了。”
城市绿化规划中,一些城市热衷于从国外引进外来树种。张树林说,一个外来植物必须经过几十年的驯养,达到标准要求才能引进,而现在,这条专业规矩经常被忽视。
而绿化管理也面临新的难题。请看这样几个镜头:
镜头一:几个商户嫌门前绿化大树遮挡了广告牌、门牌,竟趁着夜色挥斧砍掉了大树;
镜头二:有的城市把城市绿化用地当成土地资源,昨天还是成片绿地,今天忽然大兴土木盖起了写字楼;
镜头三:许多城市建筑的楼顶还是光秃秃的钢筋水泥,大部分城市还没有编制符合自己城市实际情况的《城市立体绿化技术规范》。
1992年,国务院颁布《城市绿化条例》,使我国城市绿化行业有了第一部法规。建设部相继颁布实施了《城市园林绿化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城市古树名木管理办法》、《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规定。
近几年北京的居民对身边的绿化效果感受很强烈。北京城市绿化的变化得益于体制改革。据北京园林绿化局介绍,2006年,北京做出了将全市绿化资源集中管理的重大决策,理顺了16个区县园林绿化管理体制,并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林业碳汇工作机构,初步建立起林业碳汇管理体系。
要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未来,城市绿化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