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每周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5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听到看,“小喇叭”转型的启示
马洪超

日前,“小喇叭”经典新生研讨会在京举行。去年5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传媒发展有限公司与湖北江通动画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央广江通(北京)文化传播公司,以动漫改编等形式开发“小喇叭”动画节目,公开征集“小喇叭”动漫形象,共同推动“小喇叭”由“听”向“听”、“看”并行转变。

“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了!”这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一句广播词。在50多年的节目制作过程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栏目以童真、童趣、天真、纯洁的特点及其特有的欢乐、活泼、亲切、自然风格,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优秀广播栏目。不过,随着近年来电视机的大规模普及,人们渐渐习惯于打开电视看节目,广播节目的听众数量受到了一定影响。用动漫改编等形式开发“小喇叭”动画节目,将原本以声音形式播出的“小喇叭”节目予以配套视频化、动漫化,不仅拓宽了“小喇叭”的传播途径,也适应了当代儿童的接受习惯和特点,有助于儿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对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也大有裨益。

“小喇叭”栏目在长期的节目制作中立足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积累了丰富的儿童故事资源。笔者认为,“小喇叭”向动漫方向发展,实现了行业间优势资源的整合,是我国动漫行业发展新模式、新思路的一种有益探索。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对原有良好基础的继承与发展。同时,文化传播也应顺应时代要求,在创作方法和制作手段上要主动转变发展方式,积极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力争使优秀文化资源开发得更好、传播得更广、评价度更高,进而有效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