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知识产权之页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5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中介成为企业专利信息利用的好帮手
本报记者 刘松柏
图为苏州工业园区知识产权局举办的“世界生物医药专利数据库平台”使用培训活动现场。 (资料图片)

行业发展亟待扶持和规范

“专利信息无疑是一个价值巨大的宝库,要开发并利用好,中介服务机构至关重要。”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常务理事、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所长韦庆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

然而,与承担的重任相比,目前我国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水平还不高,存在规模偏小、功能单一、布局不平衡、运作不规范、综合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

我国专利代理行业在2001年完成脱钩改制、全面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以来,民营中小型中介机构发展很快,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滞后、服务标准的不完善、准入门槛低、监管不到位等因素,一些不具备条件的中介盲目进入该领域,在收受费用后,并不能很好地帮企业解决问题。“一些地方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推动专利代理服务行业向专业化、产业化、规范化发展。”韦庆文说。

在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方面,北京市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局长汪洪在总结北京“十一五”知识产权工作时说:“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是北京知识产权工作的突出亮点,这得益于充分发挥了中介服务机构的优势。”据了解,北京早在2001年就出台了科技中介机构优惠政策,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专利事务所的发展,并在2005年启动实施了科技中介服务专项,以无偿资助的方式,支持科技中介机构围绕企业的创新需求提供中介服务,同时加强监管,成立了“北京市专利代理惩戒委员会”。这些举措推动了北京市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的健康发展。

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了解到,自《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颁布实施以来,《专利代理行业发展规划(2009年—2010年)》、《专利代理行业服务指导标准》等一系列规划、政策先后出台,提出要积极推动制定有利于专利服务行业发展的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商业化专利信息服务,扶持和培育一批专业化的专利信息服务企业。而前不久公布的《专利代理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增设了专利代理师的赔偿责任,知识产权中介行业的发展将更为规范、有序。

专业服务能力亟须提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知识产权中介而言,这个“器”就是专利数据库和专利人才队伍建设。

常州佰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冯超告诉记者,一般的专利数据库基本上是静态的,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专利数据范围和内容不完整,存在没有说明书和全文信息的专利;数据更新滞后,缺乏动态实时维护;专利数据源质量较差,缺乏高水平的深加工等。而现有的多数检索系统,只能做简单的关键词检索,无法满足专业化的检索分析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要提供高质量的中介服务几乎是很难的。”冯超介绍说,专利的特点是以技术的公开换取法律的保护,不少专利申请人在申请专利的时候,既想获取专利权,又不愿意被人看到自己的专利文献,因此会做一些文字处理。比如检索“自行车”方面的专利,如果用“自行车”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一是检索出的结果很多,有上万条,二是漏检率仍在80%以上,因为没有“自行车”三个字的专利文献,也可能是自行车的专利,比如“脚踏车”、“单车”等。

“正因为如此,对原始专利数据进行深加工,并开发功能更为强大的检索系统软件,对提高中介的专业服务能力非常重要。”冯超表示,常州佰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发自己的检索引擎的。目前,在专利信息服务业,有北京恒和顿、东方灵盾公司、中献智泉等一批致力于知识产权信息技术研发和服务的相关企业,在企业的立项背景调研、专利申请保护、研发方向规划和专利战略实施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恒和顿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执行经理李宇嘉告诉记者,恒和顿在专利数据采集整理、公司技术战略趋势分析应用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和研究,自主开发了集专利信息检索、管理与分析于一体的专利分析系统—HIT恒库。该产品基于国内先进的动态专利数据库,覆盖90多个国家7000多万条专利数据,能实现专利数据动态更新、专利全文高速稳定下载以及智能化数据管理分析和个性化建库,并内嵌强大的全文检索引擎,快速从浩如烟海的专利文献中准确找出所需信息,而且采用智能化的数据挖掘技术和先进的可视化技术,系统可自动进行几十种重要的专利分析。

尽管如此,李宇嘉认为,中介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关键还在于人才。她说:“专利服务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知识依赖型行业,专业性特点十分突出,专利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与执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实务能力和执业经验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专利人才的复合性,单纯的学校教育难以满足社会对知识产权人才的需求,李宇嘉希望政府部门多加强对知识产权服务人才的培训,锻造一支高素质的专利信息应用人才队伍。

单一服务亟须向综合服务转型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145.1万件,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分别是128.9万件和155.4万件,是“十五”期间的2至3倍。在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知识产权诉讼案件也大幅增长,2009年已超过3万件。

专利申请量和诉讼案件的快速增长,为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了大量的业务来源。正如《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现状研究报告》所表明的,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主要集中在办理专利申请、进行诉讼等环节,而为企业提供科研立项选题、确定研发路径方向、构设专利保护策略等前端服务,以及专利技术交易转让和产业化实施等后端服务方面十分薄弱。

专利信息是集技术信息、法律信息、经济信息于一体的重要战略信息源,专利信息的利用涉及到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以代理、登记、诉讼为主要内容的中介服务显得过于单一,一方面造成了专利信息的经济、技术价值远未得到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极大地浪费了资源,另一方面,大多数中介机构拥挤在狭小的业务领域,形成了激烈竞争。

与此同时,市场在逐渐发生变化。过去,往往是申请专利时才找代理机构,发生纠纷时才找律师事务所,中介机构是充当“救火队”的角色,很少有企业从专利战略的角度出发,去委托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研究于先端,经营于全面”的服务。“这种状况正在改变,像磷酸铁锂电池专利纠纷案、中国LED企业被控专利侵权案等涉及整个产业发展命运的知识产权纠纷,不仅引起了企业、科研机构的重视,而且引起了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对专利信息更为广泛应用的重视。”北京国之企业专利应急和预警咨询服务中心市场部经理邓声菊说。

目前,除代理、诉讼之外的知识产权服务业需求正大量攀升。比如,利用专利信息,实现产业预警,防止落入陷阱,合理规避风险;确定研发路径方向,发挥技术优势,突破技术关键;合理引进技术,避免投入损失以及避免侵权等。因此,无论从知识产权中介行业的自身发展,还是从满足不断增长的专利信息服务需求,中介机构亟须改变单一的服务模式,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全过程专利信息服务。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