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地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5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 蹲点胶州经济开发区 看东部沿海工业区如何转变发展方式 样本分析①
多措并举加快工业结构升级
本报记者 刘 成
◀ 青岛武晓集团公司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制造风力发电塔关键部件。 本报记者 刘 成摄

采样时间:2011年4月上旬 采样地点: 青岛武晓集团、青岛宣威涂层材料公司

核心提示

东部沿海工业区发展起步早,工业体系较为完善,但也存在着传统企业多、空间布局满、转型升级慢的难题。怎样才能克服这些难题,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呢?胶州开发区淘汰落后产能、引进高新产业的“腾笼换鸟”策略,引导企业壮大研发队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升级”策略,可以成为破解这些难题的路径之一。

“腾笼换鸟”调结构

“这片地过去有7家小企业,现在都搬走了,空间腾出来了,我们引进的产业集群龙头项目就可以落下了。”在山东省胶州市经济开发区一片正在开发的土地上,胶州开发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业敏告诉记者。

宋业敏是带着开发区企业服务办公室、招商办公室等部门的人员,来这里现场办公的。宋业敏近期经常到这里来现场察看、现场解决问题,督促工程进展速度。

“过去这里都是些小建材、小化工、小加工厂,7家企业每年的税收只有20多万元,却占着460多亩地。”宋业敏向记者介绍道,“现在这片地腾出后,与旁边的海尔工业园连为一体了,海尔要在这里投资30亿元,建设全球无氟变频空调创新生产基地,达产后可实现年生产能力1000万台,成为全国最大的无氟空调研发制造基地,每年税收能达到20亿元。”

顺着宋业敏指点的方向望去,近处几座大型钢架结构厂房已经竣工,旁边工地上,一台大型的挖掘机和几辆大型运土车正在紧张地施工。“一年后,这里将是一片现代化厂房。”宋业敏骄傲地说。

宋业敏骄傲的不仅仅是海尔落户的这个大项目,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的落户,还吸引了意大利空调配件、以色列空调配件等一批配套项目纷纷落户。2010年,共有16个项目在这里落户,形成了集群发展的产业大格局。

“能形成这样的格局源于我们的‘腾笼换鸟’策略。‘腾笼’就是淘汰落后产能;‘换鸟’就是引进大高新项目。”宋业敏向记者介绍说,要“转方式,调结构”,尽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引进大高新项目是最快、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为此,他们确立了亩均投资强度不低于300万元、亩均税收不低于20万元的政策,动员达不到这一标准的企业搬迁出去。迄今为止,他们先后动员30多家企业搬迁出去,整合了2000多亩土地,引进了中集冷藏产业基地、黄海生物制药、得润电子、加拿大诺维亚聚合物等十多家高科技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

“引进和淘汰同时进行,才能让整个经济肌体健壮起来,产业结构升级速度才能更快。”宋业敏这样形象地比喻道。

􀳁记者感言:

蹲点中记者发现,这种“腾笼换鸟”模式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一方面,搬迁的补偿资金越来越多,胶州开发区2007年整合了1300亩地,只补偿了3000万元;2010年整合460亩地,则补偿了1.5亿元。另一方面,大面积的土地整合已基本没有可能。过去几次整合的土地,都是连片的,适合落户大项目,而现在已难以整合出这样的连片土地,这为胶州开发区引进大项目增加了很大的难度。从这个角度讲,要让产业结构不断实现升级,还需要胶州开发区不断开拓新思路,解决新矛盾。

自主创新促升级

胶州开发区把通过自主创新对老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比喻为“造血”。记者在这里发现,政府出台了诸多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引导企业找到自主创新的突破口。由此,通过“造血”脱胎换骨的企业越来越多。

青岛武晓集团公司就是这样一家企业。武晓过去主要生产输电和通讯线路铁塔,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而现在,他们已能生产技术含量很高的风力发电塔关键部件——法兰了。

在武晓的一个生产车间,记者见到了这个被称作“法兰”的部件:它似一个硕大的钢圈,亮光闪闪,做工精致,不同的“钢圈”直径也不同。“我们现在最大可以生产直径8米的法兰,产品性能绝不逊于国外产品。去年国内一家大型风电企业拿我们的法兰检测,各项指标都完全符合要求。”青岛武晓集团高级工程师潘友忠向记者介绍说。

据记者了解,几十米高的风力发电塔是由一节节塔筒连接起来的,而连接每个塔筒的就是法兰。风力发电塔经常要在零下40多摄氏度低温条件下,经受12级风的冲击,而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连接部位,这就对法兰的抗拉强度、低温脆性等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过去,法兰基本是从国外进口,2005年开始,武晓通过自主创新研发法兰,并于2008年投产。目前,武晓的法兰产品成功替代了国外产品,2010年,已销售400多套,销售收入达到5亿多元。武晓由此实现了产业升级。

一些拥有一定自主创新技术的企业,更是不断地追求新的产业技术高度。在青岛宣威涂层材料公司,总经理李光俊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技术进化:宣威涂层公司过去主要生产无任何污染的海洋工程防护涂料,这种过去主要依赖进口的涂料,技术含量已经非常高了,“而现在我们又研发出了更高技术含量的涂料,叫高效热屏蔽降温防腐涂料。”李光俊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说,夏天储油罐、液化气罐要不断喷水才能降温,而喷上这种涂料,罐体表面可以降温20多摄氏度,罐体内部可以降温10多摄氏度,一个夏天不用喷水。“中石化公司用了这种涂料,储油储气罐夏天可以取消喷水,使用寿命可以达到15-20年。”李光俊说。

“这涂料用到住房节能保温也应该可以啊。”记者眼睛一亮问道。“应该可以,我们正在申请有关部门做实验,试验成功后,就可以推广了!”李光俊说。

􀳁记者感言:

蹲点中记者发现,老企业在产业升级上往往存在着创新能力不够、找不到好项目等问题。而研发自己熟悉产业的技术,无疑是一条捷径。武晓公司研发出法兰,是因为他们在生产风力发电塔部件中发现了这一技术制高点;宣威涂层公司开发出高效热屏蔽降温防腐涂料,也是因为他们熟悉涂料行业。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找到了项目,必须下大力气去攻克技术难关,只有真正下决心去做了,才能找到各种解决之道,才能通过自主创新真正实现企业的脱胎换骨。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