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院士生涯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4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矿物工程学家王淀佐——
锲而不舍 努力奉献
本报记者 陈 颐
沉思中的王淀佐。
王淀佐在瀑布前留影。
王淀佐在办公室。
王淀佐正在泼墨挥毫。

王淀佐,著名矿物工程学家,1934年3月出生在辽宁省。1961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曾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淀佐院士长期从事矿物加工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矿物加工浮选理论方面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经过多年的系统研究,发展了现代浮选理论基础,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为是一流的工作和贡献。他治学严谨,发表了许多科技论文和著作。他的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国家优秀科技图书奖和国家优秀教材奖等多项奖励,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

王淀佐院士的办公室坐落在北京德胜门城楼边的中国工程院四合院式大楼二层的转角处。上午的阳光透过大玻璃窗,铺洒在办公桌上几张写满蝇头小字的纸页上,字里行间还有用英文字母书写的一些演算公式。王淀佐院士拿起一摞稿纸说:“这是我正在编写的一本书《硫化矿与含金矿石的浮选分离和生物提取——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最近黄金一直在涨价,需求不断增长,我们应该把黄金矿加工技术水平再提高一些。”

“您的书难道是用铅笔一笔一画地写出来的吗?”王淀佐院士肯定地点点头说,“铅笔字写来方便,有错便于修改,稿子比较干净整洁。”他站起来打开书柜,里面摆放着一排关于选矿、冶炼方面的专业书籍。“这些是我写的书,最初的书就是用铅笔手写的,有上百万字。”几天前刚满77岁的王淀佐院士用手抚摸着他用心血铸就的作品。

初涉矿业

青年人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综合能力锻炼,才能有所作为。

1949年,初中二年级辍学的王淀佐听说长春东北大学政治学院招生,便带着好奇心去试了一试,竟然通过了考试。15岁的王淀佐进了大学,成为一名大学学员,在东大学了半年。

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正是百废待兴,国家建设迫切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学习结业后,16岁的王淀佐就参加了工作,被分配到东北工业部有色金属工业局,经过技术培训,从实习技术员到转正成为一名技术员。“我从1950年开始做矿物加工技术工作,与石头打交道,砂里淘金,一干就是60多年。”王淀佐回忆说。由于缺乏专业基础知识,他就在学中干,干中学,一边工作一边学习。1952年,由于工作的需要,18岁的王淀佐从东北工业部调到北京中央有色金属工业局工作。

北京为王淀佐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沸腾的生活激发起王淀佐更强烈的工作热情,但他也深深感到,由于没有系统地学习过专业知识,在工作中遇到了许多难题,他迫切渴望获得更多的机会学到更多的本领,为新中国的矿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22岁的王淀佐在工作7年后,考入长沙的中南矿冶学院(先后易名为中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第二次走进大学校园。王淀佐早就来过湖南,曾作为技术员出差在水口山铅锌矿工作半年多,开始了他与湖南的不解之缘。

在大学,那些系统读过初高中的同学们年龄普遍比王淀佐小,学习数理化基础课比他轻松很多。王淀佐进大学时已经是一级技术员,从事过专业的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对矿物加工技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大学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和道理能听懂,可是一做习题就困难了,因为中学数理化的题目做的不多。他于是下大功夫,补做了大量的课内外作业,咬紧牙关,拼命挺下来,学完五年学制的30多门课程,成绩还不错。由于已有7年的工作实践,能够初步阅读英、日、俄语专业书籍,王淀佐可以通过看参考书,做研究型的学习。当时国家还没有研究生制度,在读书期间,就在系里和老师一起参加了科研课题。他总结说,“一个人要想在科技事业上有所成就,在青年时期就一定要树立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青年人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综合能力锻炼,才能有所作为。”

情系三湘

一个人不能无所作为,蹉跎岁月,苟活于世。只要努力就有机会,就有收获。

1961年,王淀佐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当老师,从讲师、副教授、教授,到担任中南工业大学校长,在湖南学习、工作了30多年,在湖南当选为中科院院士,3个孩子也都是在湖南出生。

王淀佐充满感情地说,“我不是湖南出生,但我是吃湖南大米、喝湘江水长大的,湖南人民的乳汁养育了我。我差不多跑遍了湖南的山山水水,对湖南的一草一木都深有感情。我22岁到长沙,还是个学无所长,不谙世事的年轻人。直到58岁奉命调回北京,已经是霜飞两鬓,快到花甲之年了。在湖南度过了我一生的大好年华,北方虽是我幼年少年的故乡,可是我生活了36年的湖南,早已是我的第二故乡!”

人杰地灵的湖南给王淀佐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他选择了一条符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励志搞科研。他坚信,只要有报国为民的热心、坚持工作的恒心和迎难而上的决心,就一定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只要努力就有机会,就有收获。

王淀佐回忆说:“1960年,吃不饱饭,还是要不停的工作。有一段时间,做科学技术研究有些成就时,甚或就可能遭受批判,但还是舍不得放弃。一个人不能无所作为,蹉跎岁月,苟活于世。我从事的专业工作是矿物加工,矿物加工的研究成果可以提高矿物资源的利用,工业价值非常高。没有现代矿物加工科技的支撑,就不能提供发展需用的各种金属非金属材料,就没有今天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王淀佐痴迷一生的工作是矿物加工科研项目中浮选药剂的研究。王淀佐介绍说,我国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加之贫矿多、细粒矿多,矿物共生组合、矿石结构和化学成分等都甚为复杂,因而中国的选矿工艺科研项目常常是专业领域的世界级难题。

当今最为有效的加工技术是“泡沫浮选法”,它的技术关键是浮选药剂。从事这项研究除了必须了解前人做过的工作之外,还应掌握相关的有机结构化学、量子化学知识和测试技术。他为此阅读了大量英、日、俄文文献,将读书、计算与科学实验相结合,一步步推进研究工作。在长达三十余年的历程中,经费不足,设备短缺,人手不够,时间难以保证,困难的确不少。他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期,也未曾懈怠,始终为我国矿业事业的发展进行各种努力和探索。

锲而不舍

我的信念就是人的一生应该为国家作出贡献,对推进国民经济发展有所贡献。

在王淀佐顽强的性格中,有一种不畏艰险的韧劲。“文革”期间大批知识分子下乡“改造”,王淀佐曾在湖南益阳湖区参加劳动,上堤垸防洪抢险。在湘西龙山锻炼,高寒山区,木屋缺破,冬天一觉醒来,常常发现被子上落有雪花。

艰苦的生活培养了王淀佐对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也磨炼了他克服困难的意志。“文革”期间实验室关闭,他就在家关起门来做计算,做研究。几十年来,他几乎每晚都是在午夜之后才休息。为了解开一道道难题,他时常废寝忘食,如醉如痴。由于长时间过度的脑力劳动,王淀佐50多岁起便经常偏头痛,且愈演愈烈,直到60岁后才治愈。他告诉我说,“我原来身体结实,体重85公斤,现在只有75公斤了。”的确,在十几年前全国政协会上见到王淀佐时,他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头浓密的天然卷发散发出蓬勃朝气,到现在已经是白发稀疏,显得面容清癯了许多。

王淀佐说,“人的一生是需要拥有坚定的信念的。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不断地进取。我的信念,就是人的一生应该为国家做出贡献,对推进国民经济发展有所贡献。正是这种信念支持着我坚持科学研究。”

王淀佐用辛勤劳动换来丰硕的果实,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他在长期从事的浮选理论和浮选药剂等方面的研究中,系统地总结出浮选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并提出了浮选剂分子设计理论。据此理论,运用一系列定量判据和计算公式,实现特定用途药剂的设计;在硫化矿浮选电化学研究中,从理论上统一解释了硫化矿浮选研究中长期争论的三大问题,在实践中开发了电化学控制及无捕收剂浮选技术;在有色金属矿物的生物提取方面,他深入地研究了从矿石中提取金属的生物冶金基础,并结合微生物学、矿物加工学、湿法冶金学等多种学科,对生物冶金过程进行了开拓性的思考和讨论,对我国低品位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起到推动作用。2010年,在第25届国际矿物加工大会上,王淀佐获得了理事会为表彰在世界范围内为矿物加工业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颁发的终身成就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也向他颁发了改革开放30年有影响力人物的特等奖,表彰他为行业发展作出的贡献。

王淀佐又是科技界的“双肩挑”人物,既从事科学研究,也做管理工作。1992年,是王淀佐人生旅途的又一转折点,奉调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院长,举家迁回北京。在担任总院院长期间,他全力推动全院的科研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了全体职工,特别是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科研、开发、生产都有了进一步发展,同时经济效益逐步走上新台阶。他不但重视科研与生产,而且重视队伍建设。在他的引领与倡导下,青年科技骨干迅速成长,总院研发实力不断提升,后继有人。

1998年,王淀佐担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并兼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是我国工程科技事业的最高学术和决策咨询机构,工程院工作的重点是为国家重大工程决策发挥思想库的作用。王淀佐说,他从未做过这一层面的事情,深感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深知责任重大,不敢丝毫懈怠。

王淀佐总结自己的科研人生说,做科研出成果,必须做到锲而不舍、团结同事、不断更新知识、注重应用。具体地说,一旦确认是有必要、有条件上的研究课题,就不要轻易放弃,绝不见异思迁,必须咬定不放,百折不回。他研究过的有关浮选药剂、浮选电化学、浮选溶液化学、贫铝土矿利用等主要课题,都是前后坚持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时间才见到成绩。做科研需要气定神闲,厚积薄发,不计一时一事的得失,不计个人的荣辱誉损,即使身处逆境也决不灰心丧气,坚信科学技术、知识创新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有重要价值,需要个人的不懈努力与无私奉献。

王淀佐从多年科研工作的实践中深切体会到,现代科学研究靠单枪匹马,难有成就。只有同事之间精诚团结,相互协作,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形成一支关系融洽的学术梯队,顽强拚搏,才有可能取得重大的科学技术成就。现代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跟上时代发展,才能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中取得成就。特别要高度注重研究成果的应用效果,不仅仅技术研发要立足应用,对于开启自然奥秘的基础研究,它的价值也与是否对实用技术的发展产生广泛重要的影响密切相关。从卡诺循环到蒸汽机,从电磁理论到电气化,从相对论、量子力学到电子与核科技,无一例外。

随遇而安

只要温饱,能够工作,能够对国家有贡献,那就是幸福了。

“您还有什么业余爱好吗?”我问道。他笑答:“个人的天赋不够好,一生总是‘笨鸟先飞早入林’,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如果说爱好,其实我的少年时代的爱好不是数理化,本来更喜欢文史,幼时读过‘三百千千’和初级的‘子曰诗云’,也看过一些国外的作品。我现在订阅的杂志有《作家文摘》、《读者》、《小说月报》、《历史研究》、《考古学报》,还有《中国书法》供空闲的时候翻看。”

说到中国戏剧,王淀佐说他喜欢“郭老曹”(郭沫若、老舍和曹禺)的话剧,现在北京人艺上演好剧目也会去看。他还说,“我从少年时喜欢上了京剧,中学时在北京常去戏园子看戏。梅兰芳、尚小云以及后来马谭张裘,李袁叶杜的戏都看过不少。

王淀佐说他的生活比较简单,不喜欢在吃饭上浪费时间。他的老家在辽西,小时以粗粮为主食,蔬菜习惯生吃。后来到湖南上大学,开始是不习惯吃大米,觉着吃不饱,也不适应湖南菜那种咸辣。在湖南前后生活多年,饮食也从不适应到逐渐适应了。在湘西劳动,他与当地群众一起吃住,当地是偏僻的山区,菜很少,用玉米面与辣椒炒炒放点盐就是菜了。久而久之,养成了适应性较强的特点。

王淀佐告诉我说,近年来年纪渐老,体力下降,为了保持健康,更加注意饮食有节,坚持锻炼身体和保持足够的睡眠,争取再多学习一些知识,多做一些工作。

我和王淀佐的话题在谈论目前最流行的幸福感中结束。王淀佐用最通俗易懂的人生感悟说,“什么叫幸福?不能一味地高标准,严要求。其实你想幸福,立刻就幸福了。只要温饱,能够工作,能够对国家有贡献,那就是幸福了。人生的需求、价值和乐趣,最重要的就是温饱、工作和奉献。”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