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新兴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4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点突破 实现高端装备跨越发展
本报记者 刘 瑾

在近日举办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上,神舟七号返回舱、我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模型、探月工程三期月球着陆器和月球车样机、C919大型客机1:1展示样机等等,一批平时难得一见的科技创新成果同时展出令人为之振奋。近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和重点行业需要,大力实施国产化依托工程,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重大成果。

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已经昂首起航,但其能力、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强重大技术成套装备研发和产业化,推动装备产品智能化。我国高端装备制造要抓住国家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机遇,以创新为驱动,立足实际需要,集中突破,取得跨越式发展。

基础好 潜力大

由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和750吨/米锻造操作机成功制造安装和热联调试,并于3月1日成功试产。

“节能环保技术装备是中信重工高端装备制造体系中的优势和亮点,‘十二五’期间,公司计划投资150亿元打造高端制造产业基地。”中信重工董事长任沁新公开表示。

实际上,我国高端装备已经开始向高附加值、有特色的方向发力。据悉,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早在去年就已全面启动,而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专项亦早已实施,核电配套泵阀国产化则取得了明显进展。

展望“十二五”,随着高端装备投资集中期的到来,诸如700℃级超临界火电机组、超百万千瓦第三代核电机组、百万千瓦级水电机组、千万吨级综采煤矿设备等高端装备技术都有望实现。

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潜力被广泛看好。此前,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在首届中国高端装备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到2015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综合实力将大幅度提升,基本满足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需要,并实现四大目标。

张相木所指的目标是:产业规模跃上新的台阶,销售产值达到六万亿元以上,占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达20%以上,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20%;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团和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化生产企业,建成若干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高端装备制造聚集区;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端装备技术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产品和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领军人才;基础配套能力显著提升,高端装备所需的关键零部件、基础件达到50%,关键自动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用零部件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张相木表示,在此基础上,力争通过十年的努力,使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销售产值占装备制造业的比例达到30%,高端装备国内的市场满足率超过25%。

扶持多 方向明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推进的关键时期,主要任务是从一个工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在这一过程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将发挥重要作用,所以装备制造高端化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

在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航空装备工业、卫星产业、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装备业等5大细分领域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

对此,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近日向媒体透露,由工信部装备工业司牵头制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将于年内上报国务院,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等5大领域将成为高端装备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苏波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会在上述5个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在航空方面,将重点加快推进大型飞机研制,大力发展系列支线飞机、通用飞机和直升机,重点突破发动机重要机载系统和关键设备;在卫星方面,重点加强航天运输系统、应用卫星系统、卫星地面系统和卫星应用系统建设,大力发展卫星综合应用的产业链;在高速铁路方面,重点研发高速列车、中转列车、城际和城市快捷轨道车辆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在海洋工程装备方面,重点发展勘探、开发、生产、加工、储运装备,海上作业与辅助服务装备,特种资源开发装备,大型海上结构物、海下系统以及关键设备与系统。同时,扶持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装备、海底矿产资源装备、海洋监测设备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的新领域;在智能制造装备方面,重点推进精密和智能仪器仪表与试验设备、智能控制系统、关键基础零部件、高档数控机床与智能专用装备。

做得出 用得上

2010年底,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世界首台100万千瓦空冷机组在宁东能源基地的华电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投入生产。今年4月份,第二台100万千瓦空冷机组也将投入运行。

谈起投运了一个季度的新机组,华电宁夏灵武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其浩表示,“运行指标比较理想。按照目前运行的效果,两套新机组,每年节水量将达2664万吨,相当于80万人一年的用水量。”

自主创新的成果让人备受鼓舞,但应该注意的是,当前,我国高端装备的自主创新困难仍比较大。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洪斌表示,当前,不仅支撑高端装备自主发展的基础薄弱,高端装备本身研制和推广也存在较大难度。首先,高端装备多数应用于重点工程,项目投资量大,责任重,自主创新的首台(批)套高端装备缺乏应用业绩,用户为减少风险,不愿当第一个承受风险的人,落实首台(批)套自主创新高端装备的依托工程难;其次,由于国产首台套高端装备没有应用经验,用户在使用时的风险大于进口的同类装备,这让用户对于使用国产首台(批)套高端装备顾虑重重。

如何让高端装备实现“做得出”并且“用得上”?任洪斌建议,国家应对高端基础零部件给予充分重视,加大国家财政资金和相关扶持政策的支持力度,对特定的国产化高端装备的市场给予适度合理保护,对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的用户提供一定的鼓励和保障。同时,加大对研制首台(批)套国产化高端装备,尤其是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高端装备的单位和人员的鼓励。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来说,也是展开跨越步伐的一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表示,全行业要实行“主攻高端、创新驱动、夯实基础、两化融合、绿色为先”的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着力破解制约行业发展的诸多深层次矛盾,争取行业发展的新进步。

3月23日,2011年江苏国际机床及工模具展览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幕,数百家海内外企业与会,展示机床工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开展技术交流和购销洽谈。

图为参展企业人员在展示高精度数控机床雕刻出的金属浮雕工艺品。

新华社记者

孙 参摄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