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1年4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农村建设一线再立新功
——山东临沭县注重发挥优秀复退军人模范带头作用纪实
本报记者 李争平 通讯员 卢 军 盛建伟

山东沂蒙革命老区临沭县自1961年恢复县制以来,为部队输送优秀兵员21450名,其中9038人在部队入党,26人荣立一等功,12人被中央军委和大军区授予荣誉称号。更令人称道的是,临沭县委、县政府坚持优先选拔优秀复退军人充实乡村基层组织,一支主要由复退军人组成的民兵预备役大军,奋斗在临沭新农村建设第一线,成为维护临沭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力军。

农村群众奔小康的带头人

今年春节刚过,临沭县大兴镇西高埠村退伍军人伏传奇收到了县农村后备干部中专班入学通知书。与他一起收到通知书的,还有另外59名优秀退伍战士。

“我们是从1993年起开办农村后备干部中专班的,主要培训优秀退伍军人。他们将系统学习农村基层工作知识,提高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等的政策水平,为今后走上乡村干部岗位奠定基础。”临沭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袁军告诉记者,仅去年,就有80余名退伍战士接受了培训。

“一名合格的士兵,在部队能成长为一名优秀党员,回家乡也能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临沭县委书记孙丰刚对记者说。多年前,为让优秀退伍战士成为农村基层组织的骨干力量和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县里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经过培养考察,把他们推荐到乡村基层组织岗位上。

记者来到郑山镇北沟头社区时,正遇上大风天气,社区广场前“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横幅呼啦啦像鼓满的风帆,而村舍街区,竟没有灰尘。

据介绍,北沟头社区是由两个村合并而成的。合并之初,社区两委班子涣散,群众缺少致富门路,村里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社区环境脏乱差。2001年,退伍战士李守朋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后,用部队作风带出了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在社区两委组织带领下,这个社区大力发展草莓和柳编等规模化产业,建设了集花卉培育、物流、服务于一体的现代花卉科技产业园,为1000多位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均年增收2万余元,社区面貌也随之改观。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社区,一下成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玉山镇唐岭村发生的变化,也生动演绎了复退军人的“攻坚”本领。2007年,唐岭村被列为土地“增减挂”试点村。党支部书记、退伍军人唐峰决心复垦土地开发农业科技示范园,带动群众靠科技致富。

经过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仅用一个月就顺利完成了复垦计划。村里不仅增加生产用地45.8亩,同时还获得上级奖励近200万元;不仅还清了村里陈旧债务,还建起了老年公寓、卫生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农民书屋、休闲广场,硬化了村里的主干道。村民们向记者谈起这些往事,齐声夸赞:当过兵的村党支部书记,就是水平高。

临沭县委组织部部长徐钧告诉记者,目前,全县300个村居“两委”班子成员中,复退军人占54%,其中139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70%的退伍军人成为致富带头人。去年,县里表彰的20个农村党建先进单位中,有17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是复退军人;被县以上评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的村中,80%由复退军人挑大梁。

“实践证明,复退军人有着独特的优势,经过系统培训后充实到各级基层组织,开展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临沭县委书记孙丰刚说。

临沂军分区政委焦海旺说,临沭县注重选拔培养优秀退伍军人,让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显身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此举不仅调动了广大复退军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也大大激发了全县广大适龄青年踊跃参军入伍的热情。

急难险重任务的突击队

2010年9月之后,一场百年不遇的旱灾降临临沭。2万多名民兵预备役人员迅速投入到抗旱行动中。“关键时刻还得靠民兵预备役!”临沭县干部群众又一次竖起了大拇指。

临沭有一条贯穿县城的半路河。过去,顺水漂来的污物经常在城内河段形成淤积,污染严重。2005年3月,县委、县政府下决心对半路河进行彻底清污治理。然而,河床坚硬,需要实施大量的爆破作业,当地几家公司不敢承包。县人武部部长王金华向县委、县政府拍了胸脯:让民兵突击队上,保证安全完成爆破清淤任务!

为了打好这场特殊的“战役”,人武部精心挑选了懂爆破技术的15名干部职工和民兵组成爆破分队,连续工作17天,爆破土石方2万多立方米,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提前完成爆破任务。

打开《临沭民兵预备役资料汇编》,一行行用兵记录跳入记者眼帘:

2005年4月,蒙山森林公园发生火灾,560名基干民兵快速集结,扑灭山火,受到临沂市委、市政府通报表彰;

2009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施工现场,100名临沭民兵技术人员,为中国馆建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地震,100名临沭民兵千里驰援,赶到重灾区玉树结古镇展开救援……

这些年来,近万名退伍军人和民兵参与全县“整山治水”工程和“白柳生产基地”、“桑蚕基地”、“茶叶基地”建设,涌现出一批批“民兵号工程”;建立县人武部、乡镇武装部、村民兵连三级帮扶责任制,筹措资金350万元,为43个帮扶村硬化道路、建养殖大棚、发展优质高效农业项目;广泛开展民兵“一连带一村、一排带一组、一兵带四邻”活动,建起柳编种植、石材加工、特种养殖等示范园区26个;涌现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年销售超10亿元的金正阳集团总经理孙运祥,以及产品远销海外的“柳编大王”邱丙胜等一大批致富能手,有效带动和促进了临沭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临沭6万名以复退军人为骨干的民兵预备役人员,是‘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沂蒙精神的忠实传人,他们始终把为党委政府分忧、为军旗增光添彩铭记在心。在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上,时时处处展示着他们忠诚于党、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品格。”临沭县县长任庆虎说。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临沭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从临沂市倒数第一跃至上游行列,生产总值连续5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定,广大复退军人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功不可没。”县委书记孙丰刚说。

临沭县既确保兵员素质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秀人才的“两个优中选优”的示范作用,已经引起军委总部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一场推广“临沭经验”的活动,正在济南军区率先展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