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区域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4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日益完善,区域之间互补互动大大加强,中西部地区赶超发展态势明显——
全国一盘棋 区域更协调
本报记者 万建民
“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稳步实施,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和区域间协调性日益增强,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3月21日,位于长沙市的长株潭“两型社会”展览馆正式开馆。展馆包括国家战略、顶层设计、阶段成果、未来畅想四个部分,图为一位参观者正在体验低碳出行畅游城市的模拟驾驶。 新华社记者 李 尕摄

自从在安徽芜湖投资办了一家电缆厂,宁波君禾泵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阿华就经常穿梭在宁波和芜湖之间。“交通非常方便。”张阿华说,自己开车过去,当天处理完事情还能赶回来。

在长三角乃至泛长三角地区,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网络,让人们对空间的认知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大大加快了产业转移的步伐。2010年1月,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皖江沿岸城市吹响了承接产业转移的号角。在张阿华投资的安徽芜湖,有70%以上的省外投资来自长三角地区。张阿华在芜湖的“左邻右舍”,都有浙商的身影。

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长三角地区。“十一五”期间,随着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大大改善,在“全国一盘棋”的格局下,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日益完善,区域之间互补互动大大加强,中西部地区赶超发展态势明显。

这五年,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为形成“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便捷交通“拉近”空间距离

高铁无疑是“十一五”期间影响人们生活最深入的新事物之一。

因为高铁,这五年,长三角地区“变小”了。2010年10月26日,沪杭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上海到杭州最快40余分钟到达,行车时间比原先沪杭直达列车缩短一半。而此前开通的沪宁高铁将长三角周边的8座城市串起,使上海、南京以及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昆山等城市形成“同城效应”。随着京沪高铁、杭甬高铁等陆续开通,长三角将变得越来越“小”。

同样因为高铁,这五年,珠三角地区“变大”了。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开通运营,武汉至广州行程缩短至3小时。武广高铁改变了沿线城市的空间格局,从粤北沿线城市到湖南、湖北两省,纷纷抓住机遇,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从一定意义上说,原本土地等资源紧张的珠三角地区找到了更为便捷和广阔的腹地,变得越来越“大”。

区域经济的发展总是受到地理位置的制约和影响,而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甚至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地方的区位优势。我们来看一组关于交通基础设施的统计:

“十一五”期间,全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98万亿元,是“十五”投资的6.3倍;新线投产1.47万公里,是“十五”的2倍。仅以高铁为例,时速350公里的北京至天津、武汉至广州、郑州至西安、上海至南京、上海至杭州高铁,时速250公里的石家庄至太原、济南至青岛、合肥至南京、合肥至武汉、宁波经台州至温州、温州至福州、福州至厦门、南昌至九江、广州至珠海、长春至吉林、成都至都江堰、海南东环等高铁相继开通运营,投入运营的新建高铁达到5149公里,在建高铁1.7万公里。

公路方面,全国公路网总里程五年新增63.9万公里,高速公路新增3.3万公里。“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提前13年全部建成,西部开发8条省际通道基本贯通,拉近了东中西部之间的距离。

随着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网络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更加方便,中西部地区一些原本缺乏区位优势的城市成为新的交通枢纽,经济发展由此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这些地区此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土地、矿产、劳动力等资源相对充裕,交通瓶颈打通之后,后发优势便快速显现。

区域政策密集出台

“综合配套改革”这个专业的名词,在“十一五”期间逐渐被公众所熟知。

这五年间,在东部地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特区综合配套改革向纵深推进,继续发挥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在中部地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积极探索科学利用资源、实现节约集约发展的新路径;在西部地区,成都、重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统筹城乡的道路上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在东北,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开始探索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经验。

虽然同是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稍加分析就会发现,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布局是在“全国一盘棋”的格局下精心考虑的。东部地区3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没有特定主题,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也会率先遇上一些体制机制的瓶颈,3个城市的试点便承担了先行先试的重任;中部地区是重要的能源基地,3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重点都指向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以及资源型经济转型;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相对缓慢,农村人口比重大,城乡二元分割比较严重,综合配套改革瞄准城乡统筹;东北是老工业基地,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就是探索新型工业化路径。每一个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都与本地区发展最典型的课题紧密结合。

“十一五”初期,我国就已基本完成区域总体战略布局,形成了以“四大板块”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即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加快发展。这些战略的实施成效明显。但我国地域范围大、地理差别明显,为了使区域战略能够更好地落到实处,产生更大的成效,国家先后在东中西部和东北确定了若干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改革上先行先试,重点突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区域规划”是这五年区域经济领域被公众广泛关注的另一个专业名词。

这五年间,从东部地区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江苏沿海地区、黄河三角洲,到中部地区的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再到西北地区的关中—天水经济区、东北地区的辽宁沿海经济带以及图们江区域,我国区域发展规划和相关指导性意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密集出台。

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体制机制上“先行先试”不同,区域规划的主要功能是引导一个区域的发展方向,以优化空间布局,形成合理的分工格局。

以长三角为例,2008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长三角范围为沪、苏、浙两省一市,结束了持续多年的长三角范围之争,从规划层面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大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引导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格局,成为“十一五”区域经济发展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四大板块”日益协调

2010年6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国家层面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这是“十一五”期间区域发展理念的一次重大调整。

“十二五”规划纲要也强调,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完整战略格局。

“十一五”期间,我国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制定西部大开发新十年指导意见和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加快,经济增速等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经济不断优化,自主创新和竞争力逐步提高;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缩小,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在东部地区,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仍然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

在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稳步推进,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正在率先崛起;

在西部地区,优势能源资源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成渝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正成为西部地区三大“增长极”;

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加快推进,逐步走向统一市场的东北板块经济竞争优势明显提升,沈阳经济区建设、长吉图经济一体化稳步推进。

在“四大板块”各有重点、齐头并进的背景下,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更有现实的紧迫性。“十二五”时期将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实施阶段。我们必须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

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十二五”规划纲要更加强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要求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预见,“十二五”时期将是中国区域经济结构更加合理、产业布局更为完善的五年,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将呈现出崭新的格局。专家分析,“四大板块”的格局不仅不会改变,而且会进一步突出。东部地区要在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上下功夫,中部地区要在建设“三个基地、一个枢纽”上加力度,西部地区要在发挥资源优势和发展特色产业上有强度,东北地区要在老工业基地尤其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上显成效。

人们相信,区域发展仍将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舞台上的一场“重头戏”。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