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马玉宏、通讯员雅宁报道:“自从发展无公害蔬菜以来,村里的变化真是大,不管是农业生产,还是村民的生活面貌,都有很大改观。现在,我一年四季种蔬菜,比外出打工挣钱一点也不少。”在种植无公害蔬菜中尝到了甜头的青海湟中县村民黄玉英告诉记者。
近年来,青海省通过“企业+基地+农牧户”的经营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村贫困户在生产经营中出现的资金短缺等问题,推动了贫困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湟中县绿青蔬菜保鲜专业合作社利用共建村地处西宁周边、交通便利等优势,自筹资金2385万元,吸纳1758户贫困户整村推进入户资金879万元,建设蔬菜保鲜库和加工、交易基地,每年给每户贫困户分红600元。通过保护价订单种植蔬菜,带动贫困村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2010年,全县加工销售各类蔬菜3800吨,每户增收1350元。
在循化县,一块块形态各异的黄河石,按照不同的花纹,被艺人拼接成山水、花草、云雾等形象逼真的图画,每幅画集版画、雕刻、盆景等艺术于一体,图案独一无二,让人爱不释手。其实,这些精巧艺术品都是出自循化县积石镇沙坝塘村的农村妇女之手。2010年,循化县博艺旅游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按照“村企共建”的运作模式,依托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将加工点延伸到县城周边的托坝村、瓦匠庄村、线尕拉村和沙坝塘村,设立黄河石艺画加工点。公司无偿为农户提供加工设备、原材料、技术服务和人员培训。2010年,村级加工点向企业提供合格产品25000件,完成产值500万元,发放工资200万元,带动192户贫困户每户增收2万元。
截至目前,青海省已有276家企业与361个贫困村结对共建。企业累计投入资金(含物资折价)8750.7万元,扶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项目96个,实施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项目213个,资助贫困生1692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28599人次,村企共建结出了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