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1年4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新起点上推进“富民强桂”新跨越
——访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 马 飚

本报记者 童 政 周骁骏

“十一五”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十二五”时期,广西将如何进一步推动转型升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还将推出哪些举措?日前,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

记者:“十一五”时期,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马飚:过去5年,广西顺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2010年与2005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12项主要经济指标均翻一番以上。

“十一五”时期,广西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标志性的成就。例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4%,食糖、微型汽车、轮式装载机、柴油内燃机等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全国第一位,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纳入国家战略,中石油钦州千万吨炼油厂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建成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此外,各级财政在民生领域的投入年均增长3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9%和12.7%。今天,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记者:广西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请问“富民强桂”具体的含义和目标是什么?

马飚:“十二五”时期,广西将围绕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构筑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打造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富民强桂”是我区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反映广西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富民”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走共同富裕道路,加快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提升,大幅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普遍提高人民富裕程度,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人民幸福感。“强桂”就是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壮大经济总量,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使我区逐步成为产业发达的经济强区。

广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科技教育发展明显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人民生活全面改善;社会建设明显加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方位开放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记者:国家批准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成为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十二五”时期如何加快北部湾经济区规划的实施?

马飚:2008年初,国家批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开放合作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标志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掀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近年来,我区全面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二五”时期,广西将深入实施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把经济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

一是加快推进石化、钢铁、电子信息、机械设备制造等重大项目布局建设,完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尽快建成我国沿海现代重化产业基地。二是加快扩大北部湾港吞吐能力,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并与周边地区对接的铁路、公路、管道、航道等基础设施和物流设施,加快建成我国沿海重要枢纽港和连接多区域的重要物流枢纽。三是统筹推进陆海旅游,提升滨海、岛屿、港湾、跨国等旅游精品,成为国际旅游新热点。四是挖掘海洋文化资源,创新海洋文化与地域民族文化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构筑国际海洋文化新基地。五是推动行政管理、财政、金融、投融资、土地和招商机制等综合配套改革实现新突破,扩大沿海沿边和重点区域开放合作形成新优势,引进高素质人才,建立人力资源新高地。六是充分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等平台的作用,积极扩大开放。

记者:“十二五”时期,广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将让人民群众得到哪些实惠?

马飚:未来5年,广西将继续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普遍提高人民富裕程度,提高人民幸福感。

一是促进充分就业和全民创业。未来5年城镇新增就业19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0万人。二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力争到2015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三是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到2015年,全区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540万人、失业保险240万人、工伤保险250万人、生育保险22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四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力争到2015年学前教育入园率达到60%,义务教育巩固率93%,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87%,高等教育入学率28%左右。五是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立足保障基本需求、推动合理消费,加快构建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六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对革命老区、大石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水库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的重点区域实行特殊扶持政策,改善贫困地区和库区生产生活条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