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3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转基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有种技术,将一种细菌的遗传物质(DNA)片段转移到棉花里,让棉铃虫一吃就死;

——有种技术,不仅能有效控制螟虫等鳞翅目害虫危害,保障水稻增产,还能减少80%的化学农药用量;

——有种技术,奶牛牛奶中乳蛋白率高出对照10%以上,同时具有提高免疫力,促进神经发育,促进铁吸收、改善贫血、抗菌、抗肿瘤等特殊功能。

这就是转基因技术。

“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中国生物产业发展大力推进转基因生物品种研发与产业化,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核心竞争力、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说。

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奶牛是我国首次获得具有产业化应用前景的转基因奶牛育种新材料。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介绍,人乳铁蛋白是人类母乳中的一种天然蛋白,具有补铁、抗菌、抗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重要功能,是婴幼儿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功能成分。目前,市场上国内外婴幼儿配方奶粉大多添加从牛奶中纯化的乳铁蛋白,但是生物活性远低于人乳铁蛋白。由于人乳铁蛋白主要存在于人类母乳中,来源非常有限,难以用普通技术大规模生产。重组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奶牛牛奶中乳蛋白率高出对照10%以上,功能试验也证明重组人乳铁蛋白具有提高免疫力、促进神经发育、促进铁吸收、改善贫血、抗菌、抗肿瘤等特殊功能。

目前,该技术已获准进入转基因生物安全生产性试验,这是我国首批进入生产性试验的转基因动物,有望两年后获得安全证书,率先实现转基因动物产业化。

“十一五”期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确定为农口唯一的重大专项。2009年,农作物生物育种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转基因技术为农业生产中的许多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如增加作物抗性,防止病虫害,减少化学杀虫剂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及对其他昆虫和人畜的伤害。同时,培育优良品种,改善土地生产能力。”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说。

围绕农业生产重大需求,科研人员通过实验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并以此培养出抗病虫、抗除草剂等转基因作物新品种,创制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新型抗病虫、抗逆、优质等转基因动植物新材料,整体提升我国转基因生物研发创新能力,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转基因抗虫棉是我国转基因技术研究重要成果之一。它通过生物技术,把一种细菌的遗传物质片段转移到棉花里,让棉铃虫吃后死亡,使棉花具有抗虫性状。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应用不仅降低生产成本,还可减少农药危害,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我国农业转基因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典范。

据科技部重大专项办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三系杂交棉分子体系,培育出的4个抗虫棉新品种已通过国家审定,累计推广种植超过400万亩,产生约11亿元的经济社会效益。

提高粮食产量历来是我国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利用生物技术开展农作物育种是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转基因技术是分子技术中的一类,必须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没有技术就没有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说。

他认为,虽然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目前在国际上领先,但如果不加强分子育种技术研究,短则五年、长则十年,就要落后了。

李家洋和中国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钱前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利用转基因技术,在提高水稻产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克隆出控制水稻理想株型的关键多效基因IPA1。

理想株型是当前国内外超级稻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领域,即通过改变水稻在分蘖、茎秆、穗粒等方面的结构特点,提高水稻产量。基因IPA1发生突变后,会使水稻分蘖数减少,穗粒数和千粒重(以克表示的1000粒种子的重量)增加,同时茎秆变得粗壮,增加了抗倒伏能力。实验显示,将突变后的基因导入常规水稻品种,可以使其产量增加10%左右。

文/新华社记者 胡 浩 余晓洁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