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每周经济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3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看待信贷增速放缓
赵晓强

人民银行最新公布数据显示,人民币贷款增幅连续出现下降。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48.89万亿元,同比增长17.7%,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0.8和9.5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356亿元,同比少增1929亿元。今年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48.35万亿元,同比增长18.5%,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分别低1.4和10.8个百分点。信贷增长出现连续下降,显示银行的放贷冲动已经逐步减弱,稳健货币政策效果开始显现。

新增贷款连续下降主要与监管部门持续加强信贷管控、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的累积影响以及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措施的约束作用有关。

今年以来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防通胀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从去年年底开始退出。2010年10月以后,央行已实施3次加息,并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06%,大型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达20%。

稳健的货币政策包括控制好货币总量、保持贷款总量合理适度增长、继续优化信贷结构以及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等重要内涵。比如在贷款总量方面,银行信贷增长要与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相吻合,特别要考虑经济增长目标和通胀控制目标,保持合理适度的增长。“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年均增长7%,比“十一五”时期调低0.5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这要求信贷政策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2月经济数据显示了与信贷数据的一致性。受去年底汽车工业支持政策退出和今年初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实施的影响,1月至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显著下降;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头两个月增长强劲,但新开工项目投资出现同比负增长,经济已出现一些初步放缓的迹象。

信贷增速的放缓令银行家预期未来货币政策趋紧。

在银行信贷趋紧的情况下,企业贷款需求上升。本季度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85.2%,较上季提高2.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季度攀升,表明当前经济有进一步活跃的迹象。分行业看,制造业贷款需求略有提高,农业与非制造业贷款需求下滑,房地产业和建筑业贷款需求指数回落;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回落,中小型企业贷款需求指数提高;从用途看,经营周转贷款需求指数继续提高,固定资产和个人消费贷款需求指数略有下降。

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当前居民储蓄意愿更高,消费意愿降至1999年来最低。未来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促进消费仍需努力。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经济总体运行良好,自去年底以来的一系列稳物价的措施和政策已初显效果,居民通胀预期缓解。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监管部门既没有公布新增贷款的规模,也没有提示贷款投放的节奏。对此,专家表示,随着融资渠道的扩大,信贷资金在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将逐步减少,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对M2(广义货币)的控制,而不是对信贷规模进行控制。银监会表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将重点注重资本充足率、存贷比、风险拨备等指标。多家商业银行高层也表示,今年没有具体的信贷投放节奏,而是要根据实体经济的需求、根据银行的存贷比等指标情况进行投放,全年信贷增速会低于去年。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信贷结构调整和投放节奏调控非常重要。银监会表示,将要求商业银行以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大额风险集中度、流动性、杠杆率等审慎监管指标为底线,推动信贷科学合理投放,注重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觉将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纳入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主动增强预见能力和应对水平。2011年在调整信贷结构方面,一是持续做好小企业、“三农”金融服务工作;小企业和涉农贷款增幅不低于同期全部贷款增幅;二是实施绿色信贷,发展低碳经济;三是继续支持扩大消费信贷;四是促进区域金融合理布局。

可以预见,随着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资金将更多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资金的质量和效益将进一步提高,这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