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小企业视窗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3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积极探寻中小企业对外合作新模式
秦志辉

中小企业对外合作有多种方式,以贸易(出口)、对外投资(兼并收购、合资经营、新建企业)和契约合作(许可经营、战略联盟、OEM等)为主。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的主要方式是贸易出口。其中,在服装、纺织品、玩具等家居用品及轻工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方面占相当大比重;在电子通信设备产品、生物技术等高技术领域,中小企业出口比重正逐步提高。

当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我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遭遇生存瓶颈,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导致部分企业业绩增长明显下滑,一些出口企业集聚的地区出现了产业转移现象。二是国际市场动荡加剧,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外贸市场波动频繁,各国货币政策趋于从紧和国际贸易保护抬头,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多种风险。三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初期的一些要素优势如人口红利等正逐渐消失。四是我国制造业将进入行业整合和转型期,中小企业能否探寻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存在不确定性。第五,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将对中小企业以出口为主的对外合作形成挑战。

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中小企业必须调整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对外合作模式,在动荡的国际市场中找到自我调整的新机会。

首先,由出口贸易转向境外投资值得关注。当中小企业掌握了大量的出口市场,拥有了丰富的跨国经营经验,就有了在境外进行投资的可能。在对外投资的方式上可考虑先合资,后独资。在对外投资的区域选择上,可以先把投资重点放在周边的发展中国家,然后再考虑欧美等发达国家。

其次,借机全球产业调整,采用战略联盟策略进行国际合作。中小企业可以借助与大企业或跨国企业的分工合作,加速融入全球产业链,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第三,部分企业可以选择利用已有的资本优势,在国际合作中寻找新的定位、新的经营模式,完成全面转型。

第四,在细分国际市场上寻找发展空间。中小企业可以凭借独特的文化优势、技术优势或特色产品优势渗透国际市场,创造性地将产品、服务整合到国际市场中。

据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的调查,我国中小企业对外合作长期存在国际化人才缺乏、对国际和国外的政策法规不熟悉、对外交流的渠道少等制度性困难。因此,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不能仅仅依赖生产经营战略的调整,更应该充分利用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利用社会网络和商业网络,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合力完成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化蝶之旅”。(作者为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