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3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药卫生事业5年发展迅速
本报记者 吴佳佳

陕西子长县张志杰的老伴身患疾病,从2004年开始几乎每年都要住一次院。张志杰随身带的小本上记着多年来在县医院看病费用的变化:2007年住院花了7000多元,2009年花了5000多元,2010年加了新药也只花了4000多元。

“十一五”时期,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从医药卫生事业的大发展中受益。5年间,我国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医疗服务体系,使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由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城市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农村和基层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导致“看病难”日益突出。“十一五”时期,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中央累计安排专项资金588.4亿元,支持近5万个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建设,其中县级医院近2000个,乡镇卫生院2.3万个,村卫生室2万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82个。

人才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最大的“瓶颈”。为培养农村卫生人才,我国计划从2010年起,在3年内培养6万名全科医生,基本实现城市每万名居民有1至2名全科医生,农村每个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生。为此,国家还免费为西部地区定向培养医学生,今年已招收5000名农村免费医学生。

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也是促进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途径。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共有900所城市三级医院与2200所县级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和协作关系,并通过培养培训、对口支援、执业医师招聘等多种手段,改善基层服务条件,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2010年2月,《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公布,标志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破冰起航。中央确定的上海、镇江、鞍山等16个国家重点联系试点城市和各省(区、市)去年确定的试点单位全面启动试点,积极开展体制机制创新。为探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积极开展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完善补偿机制等改革。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机制进一步改进。

构筑公共卫生防线

我国在深化医改过程中明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其目标是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最终使广大居民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

从2009年开始,我国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低于15元。中央财政已投入158亿元,用于实施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7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目前,各省(区、市)人均15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落实到位。全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分别达到48.7%和38.1%,全国孕产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84%和81.5%,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率超过96%。此外,2010年,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设,启动实施了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规划,安排中央投资20亿元支持了110所省、市、县级精神卫生防治机构建设,并安排了11亿元配备相应的设备。

“十一五”时期,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不断增强,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

2009年,全球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以卫生部牵头的多部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我国在全球率先研制生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应用疫苗的国家,接种人数超过1亿人,最大程度地减缓了疫情扩散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此同时,及时的应对、科学的部署、透明的信息,这些防控措施也都赢得了国际社会肯定。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38种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体系,形成了疫情分析和定期发布制度。全国传染病报告及时率超过90%,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建成领先世界的疫情直报系统,报告速度由过去的近一周提高到0.8天。

“十一五”时期,我国免疫规划在原来覆盖7个疾病的基础上,扩展到15个疾病,成为世界上计划免疫覆盖疾病病种最多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我国未发生重大传染病大规模流行,艾滋病、肺结核等重大疾病控制均达到规划目标。

政府加大投入

小飞燕2010年6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了免费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今年6岁的她恢复得很好。小飞燕的父母是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万红村农民,靠微薄的收入根本无法凑够手术费用。幸运的是她赶上了湖南省新农合儿童先心病医疗救治新政策,因此成为第一批受益者。

2010年,卫生部出台了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的政策。在试点地区,急性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两类疾病6个病种纳入报销范围。根据规定,新农合的补偿比例达到70%,医疗救助基金还可对贫困患者再次补助。这是我国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制度日趋完善的一个缩影。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是新医改的重要目标之一。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超过4亿人,加上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8.35亿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城乡居民超过12亿人,这意味着一个以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新农合以及城乡医疗救助为主体,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2009年8月,我国正式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前,全国已有60%左右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通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307种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后价格平均下降30%左右。

“十一五”时期,中央还明确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5年间,政府中医药投入从41亿元升至110亿元。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中医药科研机构申请的专利达118个,中成药总产值和中药材总产值分别达2054亿元和469亿元,中药出口额突破14亿美元,中医院年诊疗人次达3.3亿,全国建立103家“治未病”示范点,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传统医药合作协议……

“十一五”时期是政府投入卫生事业力度最大的时期。2006年至2009年,中央财政合计安排卫生事业资金1852.9亿元。2009年与2005年相比,在卫生总费用中政府卫生支出所占比重从17.93%增加到27.23%,社会卫生支出比重从29.87%增加到34.57%,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从52.21%下降到38.19%,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状况显著改善。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