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3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中原经济区建设财税政策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
日前,中原经济区建设财税政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李建峰摄

日前,中原经济区建设财税政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由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财政学会共同举办。来自我国财税领域的专家,共同就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财税政策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

“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紧迫性,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的一件大事。”专家们认为,财税政策是在中原经济区支持格局中最重要的支持之一。

财税政策如何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专家们建议,一要加强顶层设计,给予中原经济区系统的、综合性的财税政策支持。二要聚焦投入,选准关键点加大投入力度。三要注重机制创新,围绕中原经济区功能定位和在全国大局中的作用,建立一套财税政策支持体系。四要找载体,在大型项目、产业上做文章;求先行,国家一些财税改革措施可以在中原经济区先行一步;抓特色,围绕农业、粮食等优势,争取财税政策支持。

发挥潜力 后来居上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

将中原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运用财税政策为中原经济区发展服务,是促进中原地区抓住机遇、发挥潜力优势、上下互动、争取后来者居上的必要措施。

首先,要正确处理河南和周边的关系,在做好顶层规划的基础上,动员省内外专家,包括国际专家,细化区域开发方案和落实相关措施,并动态优化坚持做下去,做出成效。其次,要抓住重点。一方面,要聚焦投入,重点融资。就是要在争取中央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同时,选择支撑河南发展的重点,有针对性地争取中央层级的专项支持。如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和具相对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等。另一方面,要锐意改革,创新机制。包括从软实力和硬实力结合创品牌上做好中原文化这篇大文章。“信阳红”茶就是非常成功的案例。

要围绕扩大内需和衣食住行做文章,如引入国际先进理念,发挥河南人口资源大省的优势,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机制,发展养老护理行业等,大力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发挥财税政策“四两拨千斤”的资金放大效应。应充分重视、积极争取重大财税改革在中原经济区先行先试,如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试行地方公债包括市政债等。同时,注意把握好政策性资金、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化管理、信贷式放大的关系,建立科学的项目遴选、专家可行性论证集体决策的机制,并强化管理和监督,防范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双轨并行可能产生的负作用。总之,要把聚焦投入和机制创新紧密结合,群策群力以一种抓住机遇、大有作为的精神状态,推进中原经济区后来居上。

财政政策最“给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所长高培勇

中原经济区建设涉及多重政策的支持、多种政策的配套。在所有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政策中,财税政策是最“给力”的政策。从财政政策、税收架构入手来探求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是非常好的选择。财税政策能够对中原经济区建设构成支持的主要是3个线索,即税收优惠、财政投入倾斜和改革的先行先试。谋划中原经济区建设财税政策时,要抓住4个方面。一要立足于自身比较优势或者是突出优势寻求财税政策支持,要深挖河南的特殊优势,而且是对全国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优势,如农业大省、粮食大省、传统文化基地、人力资源大省等等。二要在经济结构调整或者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寻求财税政策支持。三要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寻求财税政策支持。四要寻求改革的先行先试政策,如资源税改革、增值税扩围等。

先行先试 探索机制改革

国家税务总局研究所所长刘佐

鉴于中原地区特别是河南特殊性,可以研究采取区域性政策。如果不能完全按照西部地区15%的企业所得税率,可以考虑在15%和25%之间选一个中间的点。税收改革在与国家税制改革总体方向保持一致和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可在中原经济区先行先试,比如河南作为资源大省,可以在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方面先行先试。对企业用于职工培训方面的投入,可以研究税前扣除的鼓励政策。此外,建设中原经济区有两点需要认真把握:一是靠创新,河南有特色的产业可以走在前列。二是要利用市场机制探索改革,比如粮食价格和财政补贴机制的改革。

区域优势 加大奖励力度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

中原经济区中央财税政策,应围绕河南具有的区域优势来研究。一是在农业方面,可以考虑加大对产粮大县奖励力度以及对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对农产品加工业在税收上给予一些优惠等。二是在综合交通枢纽方面,从强化河南枢纽位置来谋划,加大空港、高铁、交通枢纽设施和运输体系建设等投入,把郑州的空港做大,然后再与铁路枢纽特别是高铁枢纽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综合性交通枢纽。三是在产业转移方面,争取得到国家实施企业所得税优惠,以及对奖励人才的资金免征个人所得税等。四是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加大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投入,建立职业教育中央和地方分摊机制,制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税前抵扣政策,鼓励企业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同时,要建设国家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平台和载体,以利于争取国家增加科技研发投入经费。

突出特色 拓宽思路

财政部税政司副司长王晓华

中原经济区建设财税政策研讨会是一个专题性研讨会,站在税收政策研究制定者的角度谈几点个人的看法。近几年,国务院陆续批准了一批重点经济区的发展规划,对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每个经济区的发展规划都无一例外地提出了财税政策的支持要求,说明大家已认识到政策的重要性,这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也带来一些新的困难。

重点经济区的发展要求特殊财税政策的支持,税制本身又有规范、统一的要求,这是一对矛盾,需要妥善地加以解决。目前,已经在建和正在规划的经济区越来越多,中原经济区如果要争取政策,还是要立足区情,找准切入点,对一个大区的产业普遍实行税收优惠的可能性很小,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时就已经确定了一个原则,为了维护市场的统一,鼓励公平竞争,要弱化区域性政策,突出产业优惠政策。因此,中原经济区应对区内产业进行筛选,找出需要鼓励的特色产业,既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又可以避免同类攀比。在提出政策要求时应把握好几个大的原则:一是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和重点鼓励的项目,如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新能源发展等。二是要有地方特色,比如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现代化的、技术先进的农业项目就具有地方特色。中原经济区还提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三化”协调发展的实质是工农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涉及体制创新的改革内容。三是要研究其他经济区的政策,看是否有可以比照执行的地方,因为税收上有一个同类问题同等税收待遇的原则。四是可以考虑财税制度改革方面的一些措施在中原经济区先行先试。

创新机制 先行先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孟春

非常赞成加大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中原经济区在全国发展中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全局性、重要性,中央财税政策给予支持完全符合公共财政的原则和方向。应当通过系统的设计,给予综合性的、大力度的财税政策支持,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政策支持最为综合的经济区。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中原经济区所面临的问题极具复杂性,单一的政策工具难以解决。二是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极具艰巨性,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比其他经济区解决起来难度更大。

需要从4个方面着手,设计中原经济区综合性财税支持政策。一是把比照和创新结合起来。要综合分析国家赋予其他区域的财税政策,凡符合条件的,都赋予中原经济区。同时,设计一些特殊的政策,如“三化”协调发展财税支持政策等。二是把财政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结合起来。既要明确转移支付有关政策,又要明确税收优惠政策,如鼓励农产品加工业向中原经济区布局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两个比照”政策,减少中原经济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政策落差等。三是把财税政策和赋予先行先试结合起来,如建立对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等。四是把财政支持与金融支持结合起来。支持中原经济区组建地方银行、农业保险公司、产权交易所等金融机构,完善金融体系,增强金融支撑。

把握趋势 抓住切入点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李俊生

要把中原经济区的美好构想变为现实,要设计比较切实可行的、能够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发展的财税政策。为此,要把握好经济金融化和城市化两大趋势,抓住3个切入点。第一是农业和粮食。河南是我国最大的农业省、最大的粮食主产区和最大的粮食生产加工省,把这一优势发挥出来,对全局有重要意义,应基于郑州商品交易所实现金融创新。第二是产业政策。要着力于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靠传统产业,靠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短期内也许是可取的,但长期是不可取的。第三是城市建设。河南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中原经济区要实现腾飞,这也是一个切入点。总之,围绕3个切入点做文章,可能会探索出既有河南特色、又对全国有带动作用的财政税收政策体系。

突出特色 寻求财政支持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

建设中原经济区,利用财税政策的支持非常重要。研究中央财税政策支持,要符合国家财政政策总体的改革导向,即以产业为主,地区为辅。同时要突出特色、抓住重点。第一,要突出农业和粮食特色,寻求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财力扶持,包括农业产业化、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水利建设等投入。第二,要围绕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和重大战略机遇做好规划。第三,要在绿色、低碳、生态经济发展方面下功夫,淘汰落后产能,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节能服务。第四,要从河南人口多、经济总量大、基本财力保障不足的实际出发,探索并提出完善财政体制的政策建议。

善于创新 发展特色农业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

建设中原经济区要站在全国大局的高度。财税政策的背后是财力问题,从国家层面谈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财税政策,归结起来就是国家在财力上怎样给予更大的支持。争取中央财税政策支持,主要是从中原经济区自身的特点出发。比如,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提高经济的组织化程度。要把握好以下3个切入点:一是找载体。有了载体,财税政策的实施才具有基础和针对性。比如,争取纳入国家规划、在大型项目布局上做文章、在产业和科技园区上做文章等。二是求先行。国家的有些改革措施可以在中原经济区先行。三是抓特色。中原经济区最大的特色就是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涉及粮食安全,目前附加价值较低,国家应给予补偿。同时,要善于创新,发展多功能农业,不仅生产粮食、生产食品,还要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如果农业和生态结合起来,不仅对中原,对全国都有很大的意义,国家应给予相应的支持。

抓准定位 发展融资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院长郭庆旺

中原经济区建设有3个特点:定位高、定向准、定制实。定位高,即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来看,中原经济区建设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定向准,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点是“三大基地、一大枢纽”建设,建议明确“三大基地、一大枢纽”建设的先后顺序和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重点。定制实,这里的“制”包括制度、政策,河南省委、省政府已经研究、酝酿了很多政策措施,建议结合“三大基地、一大枢纽”建设,重点争取中央财政支出和投入政策,同时要发展地方投融资平台,并控制好风险。

依托优势 寻找突破口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

中原经济区建设,可以依托粮食、文化、区位、人口4大优势寻找突破口。第一个是粮食优势,要保障粮食安全,包括生产供给和质量保障。如果在河南建起一个生产稳定、质量安全的粮食基地,保证百姓吃得放心,这就具有全国性的示范意义。第二个是结合历史文化的传承。可以争取一些金融方面的支持,例如设立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吸纳社会资金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第三个是依托区位优势。可以通过产业转移,发展壮大自身,促进全国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第四个是人口优势。如果把人口问题与统筹城乡发展、产业转移和城市化联系起来,能够构成新的突破口。这样对全国有示范意义。此外,还可申请试点在中原经济区直接发地方债券,这对信用体系和资金运作能力都能有大的提升。

立足实际 统筹城乡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

研究国家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政策支持,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的角度。河南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如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做得好,将在全国有示范性效应,可以考虑争取一些特殊政策和先行先试政策。特别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也是未来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建议立足河南实际,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提出一个比较合理的纵向和横向转移支付制度设计方案,并申请先行先试,这对河南有利,对全国也有示范作用。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