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3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青海
——访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委书记强卫
本报记者 马玉宏

“十一五”时期,青海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胜利完成“十一五”的目标任务,开创了青海建设的新局面。站在新的起点上,展望“十二五”发展的美好愿景,青海有哪些发展思路,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委书记强卫。

记者:玉树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震后青海把重建当作加快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玉树的重大机遇,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强卫:我们把灾后重建当作是加快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玉树的重大机遇,与时间赛跑、与自然抗争、与毅力较量,以最快速度、最强力量推动重建。在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规划设计每一个项目的基础上,去年重点安排了城乡居民住房、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项目,统筹安排生产生活保障、市政、电力、通讯、城乡道路等基础设施和产业恢复项目,特别是集中力量、合力攻坚,开展了以城乡住房建设为重点的“10月建设攻坚战”和“50天大会战”。不到半年时间,开工建设298个重建项目,完成投资50亿元,圆满完成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目标任务,部分受灾群众喜迁新居。

今年,玉树灾后重建要完成全部重建项目规划设计和农村住房重建、大部分城镇住房重建,开工建设大部分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项目,计划安排投资200亿元左右,力争形成实物量150亿元。

记者:近年来,青海始终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的工作思路, “十一五”期间在民生方面有哪些亮点?

强卫:“十一五”以来,我们从青海省实际出发,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的工作思路,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向民生领域,民生事业取得较大成效。

一是国家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后,我们在试点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比国家要求的提前3年实现了全覆盖。2010年,新农合筹资标准由上年的104.3元提高到154.3元。

二是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青海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口占全省城镇人口的10%,农牧区占11.46%。从2009年底湟源、都兰、门源、尖扎、平安5县列为国家首批新农保试点县到现在,青海率先实现了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全覆盖。

三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省教育经费由2005年的28.7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2.4亿元。“两基”攻坚目标如期完成,实现了青海教育史上的历史性跨越。

四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加强城乡特别是农牧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卫生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巩固扩大定点医疗机构的新农合覆盖面。

五是加大力度、加快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项目实施5年后,将使11.2万户、53万牧民彻底告别逐水草而居的历史。大力实施城乡保障性住房工程,2010年完成农村奖励性住房建设5万套。

记者:在“十一五”发展基础上,未来五年青海将培育推动哪些特色产业来实现预期目标?

强卫:青海已经进入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加快转型的关键阶段,GDP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十二五”期间,青海将按照培育特色、壮大品牌、形成规模、提高效益的原则,采取有力政策措施,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一是大力发展高原现代生态农牧业。实施一批重点工程,打造十大产业,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快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改善农牧业物质装备条件,增强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牧业稳步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农牧区和谐繁荣。要大力推进海东高原现代农业、海北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海南生态畜牧业、黄南有机畜牧业“四个示范区”建设。二是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工业体系。着力打造十大优势产业,加速发展新能源产业、新型材料产业,大力提升盐化工产业、有色金属产业,积极发展油气化工产业、煤化工产业,培育壮大特色轻纺业、生物产业,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做精做专钢铁产业,加快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三要着力提高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要推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完善“一圈三线”旅游发展格局,着力打造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使旅游业成为推动发展的支柱产业。要促进金融业快速发展,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