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3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富民惠民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陈家宝
本报记者 薛海燕整理

展望“十二五”,富民是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话题。要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从实现“一部分人先富”到“共同富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必须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必须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因此,结合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江苏省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计划”目标要求,南京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苏南板块城市,必须提前完成目标。“十二五”期间,大力组织实施富民工程,统筹协调、全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消费增加之间的良性互动,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的富裕程度,加快率先向基本现代化迈进、加快建成人民幸福城市。

南京市已提出了全面实现“一个倍增、两型城市、三个覆盖”的目标,即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建成创业型城市和充分就业型城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乡、覆盖社区、覆盖全民。围绕上述目标,南京市将进一步明确“三个转变、三个形成”的工作方向、路径,即收入结构由失衡型向优化型的转变,加快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分配结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由城乡二元向城乡一体的转变,加快形成城乡社会政策逐步对接并轨的新格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逐步扩大向逐渐缩小转变,加快形成共同富裕的新局面。

“十二五”期间南京市还要着重在“六个加快”上下功夫:一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快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营造全社会浓厚的创业氛围;三是加快调整社会各阶层分配比例关系,着重提高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水平;四是加快优化城乡分配比例关系,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五是加快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城乡公共服务投入力度;六是加快建立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加大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力度。

(本报记者 薛海燕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