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语音朗读|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1年3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科技创新促粮食生产
张 静

“十一五”以来,我国在农业科技领域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步伐也逐步加快。如何用农业科技手段促进粮食生产,保证粮食稳产增产,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河南省的情况备受大家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主任许为钢提议:“希望能在粮食主产区种一亩粮食作物,政府给补贴一元钱的专项科技创新资金。”许为钢代表对这“一元钱”的由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耕地面积是有限的,需要在粮食产量上做文章,我们要从提高单位土地产能中求增量,这就需要依靠先进技术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从20年前的“一双眼睛、一双手、一把尺子、一杆秤”的育种育苗方法,到现在使用大量测试手段,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等,以现代科技手段代替传统经验式的做法,使科技含量高的粮食品种提升了产量,科技兴农让大家尝到了甜头。

今年,河南省遇旱但粮食形势喜人。许为钢代表说,一是去年秋播之前降水量大,小麦出苗好,群体好。二是干旱发生后,中央财政补贴及时,在“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科技行动”中,科技人员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抗旱,农民得到了专业的指导,抗旱工作进展顺利。而前段时间的降雨、降雪量达到20多毫米,也让旱情基本缓解。今年的春季生产工作也已经布置下去,春耕、浇水、施肥等春季田间管理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河南省的粮食产量曾连续10年全国第一,除解决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的吃粮问题外,每年还向省外调出粮食300多亿斤,为全国做出了积极贡献,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随着各项政策措施到位,作为粮食大省的河南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将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3 上一篇 语音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不做评价

对此文章发表评论

用户名:密码:匿名发表    注册